广州市揭阳一中校友会全体会员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战斗,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秘书处于2月8日采写了《出战篇:我们盼你们平安归来》;2月12日推出了《后方篇:我们做着我们应该做的事》;2月15日发布了《战疫快讯:为提高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免疫力的建议43小时获采纳实施》;3月6日连线武汉,发布《战场篇:他们已在武汉协和医院战疫28天》。秘书处肩负着全体会员的重托,用心采写,数易其稿,当前方最后一名战士今天回穗的时刻,隆重推出《凯旋篇:我们永远铭记那些勇敢与爱》。谨以此文献给勇敢者、奉献者与默默奋战者。
这段日子,我们被很多事情感动着,眼里总噙着泪水,警车开道、铁骑护行、十里长街、全城亮灯……据年长的学兄说,这场面他们见过,那是1976年与周总理道别时的场景;年轻的学弟说,这场面他们也见过,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欢送亲人解放军时的画面。
湖北警车开道、民众欢送广东援鄂医疗队
每天,全国各地以最高的礼遇迎接英雄凯旋的画面不时地传来。在勇敢者与大爱者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已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好多地方本地病例已经清零。明天(4月8日),武汉解封,这一天,我们已经盼了好久,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武汉开发区为刘王凯、蔡跃新医生颁发荣誉牌匾
4月4日(清明),天安门、新华门、驻外各使领馆、全国各地降半旗,汽笛长鸣,路人停足,车辆停驶。哀悼逝者那悲壮的嘶鸣声无不在提醒着生者:永远铭记那些勇敢与爱。
4月5日,清明节后的第二天,蔡跃新医生(81届)——第二批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协和医院战疫58天后,随队启程返粤。“平安回来就好!”蔡跃新的妻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婉医生与平安抵达广州白云机场的先生视频通话时,噙着眼泪道。
飞机着陆广州,蔡跃新在机上与妻子视频通话
3月25日晚上,广州塔,为勇敢者亮起了名字。“看到他的名字点亮夜空,心中有许多感慨。他践行了当初许下的‘医学生誓言’,我为他自豪,也盼他顺利完成任务,早日回家团圆!”看到仍然在武汉战“疫”的丈夫、中山一院儿科医生刘王凯(76届)的名字闪耀在广州塔上,中山一院眼科医生苏毅华感慨地说。而今天(4月7日)如苏毅华医生所愿,刘王凯医生在武汉协和医院战疫60天后凯旋归来,苏医生赶到隔离休整地迎接丈夫。
战疫英雄刘王凯、蔡跃新的名字闪亮登上小蛮腰
苏医生赶到隔离休整地迎接丈夫
闪亮在广州塔上的勇敢者名字里,还有同样毕业于母校揭阳一中的三位白衣天使:蔡伟明医生(74届)、陈瑞滔医生(84届)和钟窕君医生(90届),他们都是广东援鄂医疗队中勇敢的一员。
战疫英雄刘王凯、蔡跃新合影
除了援鄂医疗队员的勇敢者外,在广州的医务界校友中,也涌现出数不清的勇敢者,他们立足本职,勇往直前。
“除了核酸检测外,影像检查,特别是X线平片和CT检查同样在新冠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君惠教授(61届)——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技师、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影像诊断组成员如是说,“在CT技术扫描方面,要重建高分辨算法的薄层图象,不建议使用低剂量扫描,CT比DR更容易发现早期病变。DR高千伏摄影图象及诊断价值高于移动的DR,建议把移动DR作为重症病人的复查手段。”她主持制定了《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影像检查感染防控与相关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参与制定了《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像检查和感染防控规范》,这些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像检查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她受广东电视台《社会纵横》栏目邀请,录制《疫情下的医院放射科》,讲述鲜为人知的放射科战“疫”故事。
郑君惠教授受邀录制《疫情下的医院放射科》
疫情期间,看病不便,复诊也有顾虑。线上义诊、在线咨询、网络医疗公益讲座等各类线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既可缓解患者的诉求,又有力地支持抗疫期间全民多居家、少外出的要求与倡议。
“疫情初期,不少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很恐慌、有一点不舒服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滋生焦虑情绪,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服务来让患者放心。”张红璇教授(61届)——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干部体检中心主任、呼吸科专家,积极参与“抗击疫情 我在行动”义诊活动,帮助患者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解疑答惑,累计在线接诊患者411位。她还受广东广播电视台邀请,在经济科技频道录制特别节目《科学防治 守望胜利》。
张红璇教授《科学防治 守望胜利》好评如注
林少芒教授(58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线上主持直播节目《疫不容辞 疫情下血管外科急诊故事》,通过网络直播架起了广州、重庆、杭州、郑州及厦门五地专家学术交流的桥梁,为五地在疫情下做好血管外科急救工作分享宝贵经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林少芒教授主持《疫情下血管外科急诊故事》
吴依娜教授(60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急患者之所急,通过网络直播《肠胃病的日常调养》公益讲座,为数千名肠胃病患者在疫情期间调养肠胃病送上了“良方”。她还通过微信平台开出新冠肺炎独家预防中药配方向社会传播,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贴心服务。
吴依娜教授直播公益讲座《肠胃病的日常调养》
林文佩(85届)——旅居柏林,在德国疫情日趋严重,广大华人华侨处于无助之际,配合广东欧美同学会,协同花花医生博士团发起的微信义诊活动,积极为华人华侨有需要者提供涵盖急诊、呼吸、重症、儿科、心理、皮肤、口腔、眼科、营养、妇科、肾内等科目的服务。
黄丹平(59届)、林明楷(62届)、林浩添(77届)、刘臻臻(79届)等多位医生,积极参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疫情期间及时开放的“互联网AI诊疗免费服务”。他们说,在网上接诊的一般是急需复诊的慢性病患者,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了解患者的情况后为他们开药方,然后医院会帮患者把药物快递到家。如果是急需手术的患者,会引导他们尽快到医院进行手术。这种“网上问诊、药物快递”的方式既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又能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许多患者在得到满意诊疗后说:“想不到疫情期间足不出户还能看医生!感谢眼科医生们专业又耐心的解答!”黄丹平、林明楷、林浩添和刘臻臻还参与了广东省支援荆州网上医疗队,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免费为荆州人民提供足不出户的高水平诊疗服务。
“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刚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黄东生(58届)会长了解最多,他说:“我们这点工作都不值得一提,要更多地报道支援湖北的医生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员。”
4月3日,在校友会办公室上班的党支部书记谢少波(57届),接到了“红安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寄来的感谢信,他读了一遍又一遍。2月6日,在抗击疫情枪声打响时,校友会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自愿缴交特殊党费,定点捐给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在黄东生会长及理事会、广州通巴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界及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我会共为红安捐款202366.4元。据不完全统计,我会会员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接近200万元用于各地抗疫。在谈到与红安的缘份时,谢少波说:“红安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多、贡献之大,全国罕见。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在疫情肆虐之时,当老区人民看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很微小的、很基层的党组织,用很微小的捐款表达温暖时,会让他们想到上级党组织一定记挂着他们。我们小小支部做不了大事,就做点小事。”
红安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发给我会的感谢信
疫情防控,离不开口罩等各类防护物资、设备和技术。我会企业界会员利用自身的企业优势,作出了贡献。
深耕医疗行业20多年的林锐涛(69届),说干就干,用1个月时间,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口罩生产精密仪器易损等困难,建立起拥有数千平方米的10万级净化车间。截至当前,口罩厂日产能100多万只,累计生产口罩达几千万只。谈起建口罩厂的经历,他颇有感慨地说:“有10年没这么拼了,几百位同事都主动加班加点!只要能让更多人得到防护,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我会理事吴自然(79届)创办的广东蓝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医院手术室、负压病房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蓝谷环境科技承建的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抗新冠肺炎隔离区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7天时间,并于2月9日正式启用,成为揭阳产业园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阵地。有人称之为“火龙山”医院。对此,吴自然说:“尽一切可能,与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交给前方。”
孙超(69届)常务副会长创办的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捐赠抗疫善款60万元,杰创智能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勇于担当,为守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维持医院的高效运转,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助力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定点收治医院的智慧建设,为医院疫情防控构筑起强大的“智慧防线”。
李茵(60届)副会长是广东省纺织协会副秘书长,她告诉我们,从疫情发生以来,自己一直处于“总是忙”的状态:一开始是协助国家、省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抗疫防护物资原料、厂家生产情况摸查、调研;接着又协助生产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用料、用工问题,组织、参与制定《企业投(转)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工作指南》和《企业投(转)产医用口罩工作指南》(两个工作指南均已发布);近期又忙于帮纺织服装企业解决服装出口遇到的问题;并拟筹备6月份广东省纺织协会和省应急协会共同举办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应急物资急产转产技术研讨会。
邢映彪(58届)常务副会长创办的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捐赠抗疫善款60万元,通达电气还从多方面助力疫情防控,自主研发并无偿推出市民公交出行登记平台,加班加点研发推出车辆安全防疫智能管控系统和智能测温疫情防控管理系统,通过“光触媒紫外线消毒系统”“车载智能空气净化系统”人脸识别体温检测一体机等产品,助力公共交通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技术及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酒店大堂和公交车测温场景。
通达电气自主研发的车辆安全防疫智能管控系统
张锦喜(74届)常务副会长创办的蚁米控股旗下区块链技术公司在抗疫期间为广州黄埔区的抗疫云办公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搭建起医械链,为抗疫供求双方采购物资提供上链和溯源追踪。旗下蚁米基金投资的企业还参与了火神山医院建设。更多的企业界校友,迎难而上,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保卫战而努力奋斗。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严防境外输入成为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在广州海关工作的卢苇(79届)被抽调到前线指挥部,调度白云机场海关疫情防控工作。当我们连线他时,他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了,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他说,随着全球疫情的迅速扩散蔓延,防止境外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工作,海关将全力以赴,筑固国门检疫防线,他会同战友们坚守在抗疫前线,直到疫情结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
身着防护服的卢苇
与口岸前方相比,后方指挥部是不一样的忙碌。一位在区一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疫情公文办理工作的校友介绍说:“疫情公文的办理,事关抗疫政令畅通,必须随到随办,最忙的时候凌晨都要处理紧急公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我会广大党员响应号召,支援社区开展测体温等社区防控工作,守住社区防控阵地。有的还参与社区、学校、市场防疫消毒、户籍登记等工作。
新冠肺炎阻击战期间,我会涌现了一批志愿者,他们为医院送去防护医疗物资、参加社区防疫消毒等公益活动。83届林凯生持续为各大医院(如南方三院、广医一院、省二院等)和街道社区送去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医用面罩等防护物资。83届吴燕霞自费购买一批口罩,赠送给缺口罩的校友。96届郑哲坤、97届吴沛明则参加战疫志愿突击队,给社区公共区域做防疫消毒工作、在社区路口做防疫体温检测工作等。
虽然我们已尽力去挖掘、去采写那些勇敢者、奉献者与默默奋战者的故事,我们也已经用尽了我们所能用的表达敬意的文字,在完稿修改时,我们依然觉得言不尽意。我们只能在此躹一下躬,大声地呐一声喊:我们永远铭记那些勇敢与爱。
阴冷寒雨的季节一定会过去,当如火的金凤凰盛开的时候,早稻便抽穗扬花,蝉鸣声、蛙声又会旎漫着稻花的芳香,那便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采 访 | 82届黄林湃、91届蔡伟珊
撰 稿 | 79届杨研书、82届黄林湃、91届蔡伟珊
审 定 | 57届谢少波
网络编辑 | 95届陈鲁斌、96届蔡志和
校 稿 | 79届杨研书、82届黄林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