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佳节,本是团圆的日子,有一群人却选择了离开亲友,踏上征程。2020年2月7日,当抗击新冠肺炎的集结号角第二次响起之际,76届刘王凯校友和81届蔡跃新校友随医疗队赶赴武汉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又名“武汉协和医院”)救治急重症患者。
76届刘王凯校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诊治,专长新生儿疾病诊治
我们联线刘王凯医生时,他说:“昨晚11点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第一秒有点突然,下一秒便接受了,因为年前早已报名,随时出发再自然不过。
“作为党员,作为医生,初心使命就是救死扶伤,哪里需要我就去那里。跟父母和太太说了之后,大家都不舍但是都支持!妈妈说我出生40天时,父亲上了自卫反击战战场。昨晚恰好小女儿3岁生日,今日驰援武汉,也挺巧的。感觉不负这身白衣,不忘共产党员初心,挺好的。
“今天收到海内外众多长辈师长、亲戚朋友的关心和祝福,衷心感谢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理事会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处处是战场,前方后方齐上阵!大家都要做好防护,多多保重!”
81届蔡跃新校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
擅长结合显微镜及耳内镜完成各类耳微创外科手术
“我们正在分配物资,明天一早就上战场了。” 这是2020年2月8日零点左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81届蔡跃新校友抵达武汉后抽空向我会发来的消息,刚收到的照片反映出现场紧张忙碌气氛。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他们分秒必争、不舍昼夜地为我们负重前行。据悉,蔡医生平时非常热心,看到校友寻医就诊的问题时,百忙中仍不忘为校友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深受广大校友的敬重。
“你问我为什么要去武汉,因为我是医护人员。”医者的使命和担当令人深深折服!得知两位医生校友驰援武汉后,医务届校友群、一中广州校友群内的校友纷纷向他们致敬,并叮嘱道“注意安全,平安归来!”
出征抗疫一线的医生校友,不仅有驰援武汉的,也有奋战在广东的。78届陈培松校友肩负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工作重任,是广州最早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侦察兵”。1月20日以来,他每天不仅要全身防护进行长达12小时的病毒一线检测工作,而且要率领团队优化检测流程,加快检测速度,保证检测质量,更好地保障实验室环境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马不停蹄地协调安排试剂、仪器、人员和防护物资,还要和医务同行交流怎么开展工作。分身乏术的他对家人是愧疚的,而令人感动的是家人都非常支持关心他。8岁的女儿在《爸爸您辛苦了!》中写到:“我觉得爸爸很辛苦,希望他能早一点回家吃饭,也希望疫情能够尽快过去,大家都健健康康。”
78届陈培松校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中山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
擅长分子诊断、精准医疗方面的医教研工作
2月7日,由于广州临床用血告急,广州血液中心贮血发血部主任、67届曾四海校友带头参加无偿献血。受访时他谦虚地说“与奋战在一线的同袍相比,献血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急需血液救治的患者而言,他送上的是生的希望。
67届曾四海校友
广州血液中心贮血发血部主任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硕士
擅长采供血质量管理
铁肩担道义,妙手扶生死。在这场分秒必争的生死竞赛面前,揭阳一中在穗医生校友们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构筑守护人民健康的最坚实堡垒。而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理事会及全体校友在后方与他们同在,时刻关注着疫情战况,做着我们应该做的事。最后让我们一起,向所有冲锋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愿你们一切平安,早日凯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请大家关注下一篇:[后方篇]我们做着我们应该做的事
撰 稿 | 90届陈卓旋
审 稿 | 82届黄林湃
审 定 | 57届谢少波
网 络 编 辑 | 96届郑哲坤
校 稿 | 82届黄林湃、90届蔡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