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大家谈”学习强国座谈会侧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2月12日下午,在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召开的揭阳一中广州博士校友学习强国座谈会上,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畅谈体会。
58届校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首席专家林壁润在座谈会上说,在生物农药、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科技创新前景宽广,特别在微生物农药活性成分(农业抗生素)的分离、鉴定、生理效应、毒理机制、构效关系、结构改造、剂型研制与应用技术方面,现代科技的创新将深刻影响着未来的走势。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深有体会,我们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中,紧紧抓住这一理念,通过实施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项目,在保证种植户不减产不减收的前提下,减肥减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我们要让科技创新服务绿色发展,增进社会长期整体福利,推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资源发展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74届校友、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勇平介绍说,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是培养人才的好基地。期望各优秀人才能够相聚于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61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广东省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吴创之认真倾听并了解每位参加座谈会博士的科研情况,勉励大家抓住当前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有利机遇,努力拼搏,多出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7届校友、广州校友会党支部书记谢少波在发言中称赞本次“学习强国座谈会”开得很成功,特别是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方友强教授(76届)以及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佳胜(83届)精心为座谈会准备了《位居世界前列的发明古国》《有关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金句值得回味》《依靠创新培育发展动能》《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等几篇“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文章,值得点赞,希望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博士参加,同时为其它届别的会员做出表率。常务副会长江创旭作为省潮联会常务副秘书长,也在座谈会上介绍省潮联会潮籍博士团和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最近开展活动的情况。在座谈会上,每位出席的博士介绍了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及专业科研情况及创新情况。
据了解,本次“学习强国座谈会”由63届校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桂雄和78届校友、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树东主持召集。参加会议的主要成员为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博士,他们从57届到87届,整整横跨了30届,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上市公司等单位。从事的专业包括医疗医药、机械电子、化学化工、电信电网、农业、金融、文学文艺等等,有的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杰出学者专家,有的还是在读博士生。
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博士校友还有61届陈东锋、74届袁旭江、75届林晓玲、76届洪晓斌、76届杨子晖、76届黄创新、76届钟崇、76届刘王凯、76届方友强 、78届林晓平、78届陈培松、78届许镇、78届林俊敏、79届姚耿圳、82届陈锐忠、83届王佳胜、87届黄坚。
撰 稿 | 78届林树东
审 稿 | 62届江创旭
审 定 | 57届谢少波
网络编辑 | 86届陈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