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友会微信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中心 > 揭阳一中77届林浩添校友领衔开展 “机器人眼科医生诊疗”项目

揭阳一中77届林浩添校友领衔开展 “机器人眼科医生诊疗”项目

2017/07/28 | 发布人: linxcc | 查看: | 来源: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

家在青海的刘女士怀疑女儿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她用手机拍下自己女儿眼睛图片,然后上传远至千里之外的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云平台,经过中山眼科中心“机器人眼科门诊医生”的快速评估,初诊为先天性白内障。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专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眼科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林浩添介绍:经临床验证,“机器人眼科医生”诊断的正确率高达93%,相当于具有近二十年工作经验的眼科专家。这个项目的运用,能为基层医生资源匮乏的地区提高眼科基础医疗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使广大基层群众便捷地获得专家级诊疗服务。

在广州的陈先生,一早来到位于区庄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他先在门诊挂了看先天性白内障专家的号,意外获得了“机器人眼科门诊医生”的诊疗,经过比较,专家和“机器人眼科医生”得出相同的诊断结论。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科主治医师刘臻臻介绍说,机器人眼科门诊医生上岗需经过学习、考试、见习几个环节。在学习环节,需要输入、贮存近千名各种类型的先天性白内障病例。在考试环节,选取50个病例,让3个不同年资的医生与机器人同场竞技,经过一番PK与考试之后,机器人的诊断准确率被评定达专家级水平。在见习环节,在有副高职称的眼科医生的陪伴下,为初诊病人看病。经过这几个环节之后才正式上岗。


blob.png

图一  人机对比实验


据了解,目前中山眼科中心将连接包括广东省各地级市和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边远省区的上百家基层医院,每天将有大量眼科检查数据上传云平台请求“机器人眼科门诊医生”协助诊断,拓展中山眼科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

林浩添表示:今后将研发能够诊断各类眼病的“机器人眼科通用型医生”,长远目标还将探索研发机器人眼科手术医生。

据悉,林浩添是揭阳一中77届校友,一直从事眼科疾病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研究,为广东省青联委员、青年珠江学者、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而刘臻臻则是揭阳一中79届校友,在眼科疾病治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在这个顶尖团队中,揭阳一中便有两位校友参与,实在值得骄傲。


blob.png

图二  眼科人工智能诊疗团队合影

(右五:揭阳一中77届林浩添校友;右六:揭阳一中79届刘臻臻校友)


blob.png

图三  揭阳一中79届刘臻臻校友演示人工智能云平台


(撰稿:92届陈恩达;审稿:90届蔡洁璇;审定:57届谢少波;发布:91届罗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