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院副教授、胃肠肝门外科专家77届邹一丰校友谈肠道保健
前言:近期,校友会启动“情系校友、关爱健康”义诊咨询活动,养生保健话题在各校友群热议。应校友们建议,秘书处将陆续向医务界校友特约各类养生保健文章。
中山六院副教授、胃肠肝门外科专家77届邹一丰校友将参与4月10日在名医工作室举办的校友会第1场义诊咨询活动下午场(14:30-17:30),欢迎校友们预约“挂号”(详情请关注校友会微信公众号《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校友医生义诊咨询活动(第1场)通知》)。
名医工作室地址:广州市白云区远景路168号(时代商业中心B栋502)
预约电话:86394502、13802785870(邓女士)、13516657568(辜女士)
附77届邹一丰校友简介:
简介及相片见《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校友医生义诊咨询活动(第1场)通知》。
关于胃肠道保健,你想了解的这都有。
做到这几点,远离肠道疾病。
长命百岁,从“肠”开始。
肠道的健康,就是生命的基石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
你肯定想不到,居然是大肠,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不可不具备“肠”识。
绝代影星奥黛丽-赫本,因盲肠与结肠癌病重不治;香港著名广告界才子朱家鼎(53y)、台湾著名电影导演杨德昌(60y)因大肠癌病逝。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两倍,而在广州地区的发病率增速更高达5%,大肠癌位居男性癌谱第三位、女性癌谱第二位。除了肠癌,其它肠道疾病也会让人苦不堪言。
最近,一项世界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老龄化研究显示,对中年男子而言,寿命能否达到80岁以上,取决于9项指标,即体重、血压、血糖、胆固醇、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酗酒、是否吸烟以及是否拥有好的握力。这项研究令人惊异的是,手掌握力竟是衡量健康长寿的关键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中年人如果没有9大疾病风险因素,那么活到85岁以上的机会高达70%。关键是,85岁以上仍很健康的机会大于55%,也即万众希望的健康长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年人如果有6个或6个以上的危险因素,那么他们活到85岁的可能性只有22%,而到85岁身体仍然健康的可能性不到10%。这给我们的提示是,9大危险因素,任何一项都是不可忽视的,给保健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①受教育程度: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长寿的机会越多。知识能使人长寿,指的是科学知识、健康知识。中国自古就有“智者寿”、“仁者寿”、“勤者寿”的说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在2002年马德里会议上说“人类健康,除了医学部门外,首要的是知识”。实际上,在知识的背后,隐藏着工作、收入、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总的看,当代知识分子平均寿命比普通人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寿命大约长5岁;②婚姻状况: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婚姻美满者寿命长,而且是男女双方都较长,不稳定的婚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寿命;③握力:不仅反映肌肉的健康程度,而且更能反映脑的综合协调能力,即衰老程度,被认为是健康的一项新的直观指标。
此项研究的对象多达5820人,进行了长达40年的跟踪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从一开始就进行了严格的评估。对世界各国寿命的研究发现,男性预期寿命普遍短于女性。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同样适合于女性。
肠道养生三部曲:平衡膳食、运动与情绪、合理用药
一部曲:平衡膳食
关注膳食结构的平衡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应做到粗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些薯类、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般人群适用的10条“膳食经典”: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应限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1、温和饮食
温和饮食是一种无刺激性、含低纤维、易於消化且具有足夠营养的饮食。
无刺激性:不会促使胃液分泌或是使胃粘膜组织受到损伤的食物,应避免咖啡、酒及辛辣的调味品。
低纤维原:纤维质大都来自植物性的食物,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如:谷类的麸皮、水果的皮及种子、豆类的外皮、蔬菜中的根茎等。但是若口腔、牙齿健全的人,能够充分咀嚼食物,并与唾液完全混合,则可以少吃。
容易消化:除了纤维质不易消化外,一些动物的筋、外皮及胶质也不易消化。烹调方法很重要,蒸、煮、炖的食物比炒的更易消化。
足够营养:虽然因为疾病的关系,在饮食上有所调整,但所供给的营养素一定要足够,尽可能广泛地选择各种食物。
2、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纤维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每天吃蔬菜300克至500克,“深色蔬菜”最好约占一半。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它们富含胡萝卜素,是中国居民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由于多数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水果,故推荐。
3、益生菌
人体肠道中存有众多的微生物,有坏菌像大肠杆菌;也有有益菌如乳酸菌.当有益菌多于坏菌时则人体健康,但当坏菌多于有益菌时则容易产生疾病。这些有益菌我们常称为益生菌,因其不止抑制坏菌生长,尚有其他功能有益人体健康。服用益生菌促使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部曲:运动与情绪
“心情很郁闷”,这句话最近在普通上班族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对金融危机时代的裁员、减薪、欠薪、年终红包缩水,“保住饭碗”已经一跃成为大部分上班族新年里的第一愿望。为了这个愿望的实现,人们要承受更紧张的工作,更多的加班,更紧张压抑的心情。与此同时,我们的肠胃健康也在悄悄地走进“危机”边缘。
慢性胃炎很大程度是由于胃酸长期分泌异常所引起的,而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则是胃酸分泌异常的始作俑者。如果不好好调理肠胃“作息”,改善饮食习惯,则可能引发慢性胃炎病变,导致胃出血、胃溃疡以及胃癌等严重疾病。
肠胃其实是有“感情”的器官,它们的蠕动尤其是各种消化腺的分泌,都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支配下进行的。人在愉快的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地分泌,使消化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在恶劣情绪下进餐,则可能导致消化功能降低,甚至发生紊乱。如果长期在恶劣情绪下进餐,就会患各种肠胃病,最常见的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等。
保持愉悦的情绪并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通过锻炼来促进肠道蠕动,以加速排便,防止肠道老化。面对任何危机时,心灵的宁静是最重要的素养。拥有丰盛的宁静,可以去包容我们不幸邻人。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平常心,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部曲:合理用药
一位年轻的壮小伙子每天在单位食堂吃饭,他特别顾虑单位食堂不干净,可能会有一些细菌在里面,所以每次吃完饭以后都要吃两粒抗生素,一年后,他死于一种多重耐药肠球菌,而这种细菌正是他吃抗生素“吃”出来的!
北京同仁医院对临床发现的细菌进行研究比较后发现:可以引起皮肤、肺部等感染的金葡菌在2003年时候,91%都很怕复方新诺明这种抗生素,但是到2005年,复方新诺明抗生素对80%以上的金葡菌都没有效果了。
肠道疾病漫谈
1、八款不合格的便便
有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去探望,恰好仆人正要倒掉夫差的便盆,勾践说声且慢,就把手伸向了便盆,沾了一点粪便放在嘴里,稍后,对夫差的病情做出了判断。夫差感动得赞叹道:“勾践,仁人也!” 这个故事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很多肠道疾病都是先从大便表现出来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八款不合格便便吧。
不够长:形成这种大便的原因主要是相关肌肉不够力,大到一半只能任凭大便断掉了。
结尾不好看:一条好大便需要有完整的两端,也就是说要从头大到尾,而不是用肛门“切断”。
杂质过多:如果能从大便里面看出吃了什么的话,说明食物没有充分消化。
颜色不均匀:完美的大便应当是金黄色,大便呈黑色有可能是食物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而下消化道出血则会让大便上出现鲜血了。
气味过于浓烈:大便恶臭是肠内环境恶化的证据,说明肠内腐败菌的数量增加,而肠内环境的老化、恶化、将促使人体老化和患病。
太大陀:对亚洲人来说,大便的长度约为15厘米,每天排出两三根为宜。
便便变细了:大便变细,像笔杆一样,或大便有沟槽等,也是大肠癌常有的症状。
太粘:大便太粘说明饮食结构需要做出调整,少吃肉类等蛋白质,增加纤维素的摄取量。
2、便秘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
便秘的原因主要包括:进食、排便、休息没有一定规律;个人卫生不良或神经控制不良;疾病、神经性紧张或在外旅行;长期服用轻泻药;痔疮或肛裂;缺乏运动;服药,如镇静剂、神经阻断剂;精神方面,造成肠道痉挛。
便秘的治疗主要包括:
• 吃足够的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及增加肠内容物;
• 每天喝8-10杯液体,每日起床后喝一杯温水;
• 脂肪酸有助于排便,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润肠,且分解产物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作用。
便秘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
• 不随便服用泻药或灌肠剂;
• 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高纤维如菠菜、芹菜、芦笋、枣子、干梅、香蕉、苹果等;
• 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
• 适度运动与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与轻松;
• 戒烟;
• 禁食刺激食物:禁止食用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3、肠易激综合征
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或阵发性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排便异常(可为粘液增多)多于进食生冷饮食后诱发或加重,排气、排便或腹部热敷后腹痛可以缓解的特点。腹泻除含有粘液外,无其他有形成分,可发生在餐后、晨间或傍晚,但绝不发生在夜间。有些患者可有腹泻、便秘交替现象。
治疗上,应调整胃肠道功能,保持大便通畅。用安定、谷维素等镇定和调节植物神经类药物。腹泻可选用苯乙哌啶或易蒙停。便秘者应以润肠为主,可用当归30g或/和火麻仁30g,水煎服;或用通泰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痉挛性腹痛可选用硝苯吡啶或普鲁本辛,并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
4、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不明,发病初期多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该病的研究和宣传力度不到位;发病后抱有“不治自愈”的侥幸心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就医后滥用抗生素一味的进行消炎杀菌破坏了胃肠道的正常的菌群等,多数患者对该病的发病基理和危害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导致溃疡性结肠炎难以治愈。
治疗主要包括:食用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温和饮食;按时服药;懂得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如柳氮磺吡啶宜饭后服,可减轻胃肠道症状,可能会出现头晕、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肠镜检查结果为准。
5、认识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大肠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三大恶性肿瘤。在中国,超过80%的结直肠癌患者被确诊已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早发现3个月,可以多活30年。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警惕症状及筛查方法,对于防治结直肠癌起关键作用!
危险因素:
• 炎症性肠病:溃结和克罗恩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较大;
• 家族:直系亲属患有结肠息肉或结肠癌者高危;
• 职业和体育锻炼:静态工作者和缺体育锻炼者;
• 饮食习惯:脂肪蛋白质的摄入过高、纤维素摄入不足;
• 体重:超重是危险因素之一;
• 吸烟:超过20年以上与大肠腺瘤有关,35年以上者大肠癌危险性明显增加。
结直肠癌的警惕症状:
• 便血;
• 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排便不尽感;
• 粪便形状的改变,如粪便较细;
• 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饱胀感;
•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持续性疲劳。
早诊早治:
早期结肠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肠癌多由肠腺瘤或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恶变需3-15年过程,因而早诊早治是战胜结直肠癌最重要的砝码。在美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一定要接受一次肠镜检查。由于中国人的肠癌发病年龄普遍较早,因而第一次肠镜检查时间应提早到40岁。
结直肠癌筛查:
大肠癌筛查是用潜血试剂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出血性病变。初筛阳性者行电子肠镜检查诊断疾病,需要时肠镜中取微量组织病理确诊。大肠癌筛查需连续3天留取早晨大便行潜血试验,标本取黄豆大小大便即可(不需忌口)。
预防结直肠癌:
生活方式:
证据显示,在癌症病人中,有40%的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引发,这其中就包括大肠癌饮食不当的突出特点是糖、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等摄入过多,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明显缺乏,以及在高热量摄入同时伴随的运动过少等。
理想体重:
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如奶油蛋糕、巧克力、油炸食品、甜点、甜饮料等;避免过多饮酒,特别是避免饮用烈性酒;3.每日保持适量的体育运动;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基础”; 因此,预防大肠癌的第一步是使自己的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状态。
膳食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显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可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
谷物:
都市人少食腌制品;莫吃隔夜饭;多吃五谷杂粮;有助于预防大肠癌。
萝卜:
常吃萝卜可以预防肠癌:萝卜具有特有的辣味,生食可助消化、健胃消食、增加食欲;萝卜含较多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使人体减少吸收废物中的有毒和致癌物质,预防肠癌发生。
淀粉类食物:
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家宾汉姆曾分析研究12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患癌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食用淀粉类食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越低。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男性和美国女性每天消耗淀粉类食物少,平均仅100克或更少,而中国和朝鲜人每天约摄入370克,因而前者结肠癌发病率是后者的4倍。
补钙:
纽约斯隆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调查发现,通过膳食补钙2~3个月,肠道细胞分裂速度减慢,能降低肠癌发生;钙质可吸收和结合肠道中脂肪酸、胆汁酸等致癌物;钙质还会调控细胞生长,从而起到预防肠道肿瘤的作用;研究证实,每天从饮食中摄取超过412毫克钙质,从补钙产品中摄取至少800毫克钙质的女性,患直肠癌风险降低46%。
补钙TIPS:
• 正常人每天钙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
• 建议通过食物补钙,其中牛奶和奶制品含钙量较高,容易吸收,每天喝一瓶奶(约250毫升),即可获得约250毫克钙;
• 其他含钙量高的食物有虾米、海带、黑芝麻、花生,以及豆类和豆制品等。
红酒:
几千年前,手执《誓言》宣告医生职责的希波克拉底,告诉后人“红酒是健康的保证”;法国著名生物学家路易斯倡议“喝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红酒”;美国研究发现,除了对心血管疾病有益,红酒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纽约布鲁克大学安德森分析1700名结肠癌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现饮用红酒的人与那些没有饮用的人相比,几率低68%。
绿茶: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质多酚可减少患结肠癌的几率,研究人员诱导老鼠发生结肠肿瘤,并吃含绿茶提取物的食物,相当于每天喝4至6杯绿茶,结果显示,可减少一半患结肠癌的几率,已患上肿瘤的老鼠,肿瘤总数都减少了,体积也有缩小。
慎用减肥药:
由于长期服用减肥产品,结肠黑变病患者开始激增。国内肠镜中的检出率大约为2% 。结肠黑病变患者,20%至30%可发生结肠癌。便秘和长期口服泻药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服用蒽醌类药物为主,调查显示服用泻药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最短时间在国外为4个月,在国内为1个月。
橄榄油:
橄榄油抗衰老、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大肠癌。其所含欧咪伽―3对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是人体内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地中海沿岸居民平均寿命最长,大肠癌的发病率极低,与当地居民主要食用橄榄油有很大关系。
阿司匹林:
长期日服阿司匹林可预防肠癌。该药物尤其适合高危人群服用。每天至少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至少坚持5年,患肠癌的风险将减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