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友会微信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友风采 > 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陈小明(57届校友)

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陈小明(57届校友)

2013/01/11 | 发布人: jyyz | 查看: | 来源: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

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陈小明(57届校友)

1961年10月5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市。1983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麦松威教授)后回到中山 大学工作。1993年12月晋升副教授,1994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7月被遴选为无机化学的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 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履历: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理事,《无机化学》、《结构化学》和《中国稀土学报》杂志编委、十多种国际性学术杂志(包括《美国化学会会志》、美国《无机化学》和10种国内学术杂志(包括《中国科学》、《 化学学报》、《中国化学》、《科学通报》、《高校化学学报》等)审稿人,曾担中山大学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科研成果:他主要从事功能金属配合物和聚合金属配合物超分子体系的分子设计、合成和结构与性能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个方面: 

(1)1992年起,开展“金属酶活性中心构的小分子模拟”的研究,取得具有特色的进展,合成了多种金属酶活性中心结构的新型模型化 合物并进行深入的结构与催化性质研究。

(2)1994年起,开展了“具有光电子性能的簇合物与聚合物研究”,创立合成含铜与其它金属的异多核配合物的独特方法,设计和组装新 型异多核金属配合物,在复杂异多核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建立起系列铜-稀土18核簇合物及其它铜-稀土异 多核配合物的新颖制备方法,开展复杂金属配合物体系的磁性及光电性质研究,为异金属功能配合物在分子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 基础。

(3)成功利用桥连配体与金属离子作为模块组装了大量的、具有不同框架结构的聚合金属配合物,并通过超分子作用等调控聚合物的框架 结构,获得系列具有新颖结构和发光功能等功能的新型有机—金属聚合物,为此类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1993年以来,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课题。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 术论文230多篇,其中在包括国际第一流的化学杂志《美国化学会会志》、德国《应用化学》、《欧洲化学》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200多篇。部 分论文已被同行在国际性学术杂志上引证1160多次。根据国家科委情报中心的统计,1996年陈小明在国际上发表(《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个人排行榜第五位,1997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个人排位第三名。1999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个人排位第三名。曾应邀在13次国际性 和17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在教学方面,他曾讲授《结构化学》、《波谱化学》、《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和《金属配合物的现代研究方法》、《现代无机化学》、《 配位化学》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的科研工作,其中7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已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他指导 的一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1年)。

获得荣誉:由于他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广东省优 秀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7年 度第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获得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0年获得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2年 获得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信息来源:百度)

    附母校网站关于陈小明校友的讯息:


    热烈祝贺我校57届校友、中山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陈小明博士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致陈小明校友的贺信

    陈小明校友致母校领导、老师

    我校举行91届新生开学典礼并邀请到57届校友科学家陈小明院士给新生作报告

    57届校友、科学家陈小明院士回校给新生做演讲
 


    媒体报道:


    搞科研需要永不言弃的精神 ——揭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小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