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友会微信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校友会动态 > 我会召开理事会三届四次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

我会召开理事会三届四次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

2022/05/28 | 发布人: jyyzgz | 查看: | 来源: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09.jpg

在省党代会刚刚胜利闭幕之际,我会紧跟时代步伐,于今天上午召开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咨委会代表、理事会理事、监事会代表、会员代表以及模范校友、热心校友代表约40人参加了线下会议,其他理事和校友代表则参加线上会议。配合“走百家,访千户”活动,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凌出席会议。刚出席省党代会归来的林晓玲校友在会上传达了省党代会精神。

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采用线下+线上的形式召开,线上会议以图文形式进行。会议延续我会“简朴、务实”的会风,2个小时共安排10项议程,会议紧凑、高效,掌声阵阵,成果丰硕。

会上,广州市社会组织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凌对我会办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她指出:广州市揭阳一中校友会有扎实的办会基础,形成了“规范、民主、平等”的独特的办会风格和情怀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一切活动遵守《章程》规定,实施民主管理、制度化管理,发扬激励来自各领域的优秀会员,抒发对母校、家乡以及为社会作贡献的浓厚情怀,推动会务有序、良性发展。胡凌副局长说,今天参加这个活动,作为“走百家、访千户”活动的一个部分,期望扎实的党建经验、独特的办会文化对其他社团有辐射借鉴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13.jpg

胡凌副局长讲话

黄东生会长由于有重要工作安排,委托谢少波执行会长向会议作2021年度工作报告。谢少波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我会取得了四方面的主要成绩:一是以强化新时期社会组织政治功能为引领,确保会务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会党支部获评“广州市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党员教育)基地”,获得“广州社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2021年度广州市社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多位党员被评为“五星级党员”。二是以服务服从社会面防疫为中心,为社会防控工作注入正能量,涌现了诸多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以及热心献出爱心的企业家。三是以典型引路,为会员办好事实事,使会务工作充满活力。四是以壮大发展科技力量为依托,校友会员为社会生产力及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共有10位校友参与的8个项目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17.jpg

谢少波执行会长作2021年度工作报告

江创旭常务副会长向会议作2021年度校友会财务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我会坚持本着“取之于校友、用之于校友”和“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继续做好各项财务工作。许多热心校友支持校友会建设和发展,为校友会出钱、出物、出力、出场地,为我会保持收支平衡提供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20.jpg

江创旭常务副会长作2021年度财务报告

根据《章程》有关规定和理事会三届三次会议的安排,本次会议进行届中调整,增选若干名副会长。根据2021年会长会议酝酿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征求校友意见,经常务会长会议研究,提名74届林陈明、77届林浩添作为副会长候选人。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23.jpg

林绍雄常务副会长就副会长候选人作说明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形式进行投票,林陈明、林浩添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26.jpg

与会会员代表以举手形式进行投票选举

林陈明在当选感言中说道:“我只是为校友会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足为道,感谢校友会的认可和信任,我愿意为校友会多做一些事情,多出几分力。”林浩添因近期正在参加封闭培训无法出席会议,特地录制视频,他表示:“能为一中校友会的发展做些助力,为校友们解决一些健康保健的问题,我非常开心。”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729.jpg

74届林陈明作发言

屏幕截图 2022-07-13 105819.png

77届林浩添以视频形式发言

标杆引领,模范先行。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激励广大校友争先创优,在各行各业各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我会自2020年开始评选年度模范校友,本次会议审议了《2021年度模范校友人选推荐名单》,共有23名校友获评2021年度模范校友。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827.jpg

黄秋跃副会长就《2021年度模范校友人选推荐名单》作说明

他们当中,有全国劳动模范,有省党代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有国家级、省级抗疫专家,有疫苗研发专家,有作家、诗人;有援外医疗队队长,有援藏医疗队主力;有上市公司企业家,有经济学家,科学家,也有宣传及党务工作者;有硕士、博士,也有硕导、博导;有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级高工;更有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等等。许多校友提前安排好行程,还有不少校友专程从外地赶来参会。校友们赞叹:今天是大咖云集!会议为2020年度、2021年度模范校友颁发荣誉牌匾和我会创会30周年纪念茶。与会议同步的各群,反响热烈,大家对照模范校友的先进事迹,在为先进点赞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学有榜样。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832.jpg

 2020年度模范校友代表接受颁奖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834.jpg

2021年度模范校友代表接受颁奖

我会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热心校友的大力支持。本次会议审议了《2021年度热心校友人选推荐名单》,14名校友获评2021年度热心校友(7名理事会服务班子成员有热心事迹,不列入评选名单)。他们当中,有的为校友会解决办公场地和办公费用,有的为校友会专职人员支付工资、社保,有的为校友会捐赠物资、提供活动场地、开设讲座,各出各的力,为我会各项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会议为2021年度热心校友代表颁发荣誉牌匾和我会创会30周年纪念茶。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838.jpg

 2021年度热心校友代表接受颁奖

2020年度模范校友代表75届林晓玲、2021年度模范校友代表78届陈培松、2021年度热心校友代表79届吴悦艺分别作发言,感谢校友会和校友们授予荣誉,表示将再接再厉,在本职工作上继续奋发有为,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校友会工作。

林晓玲刚出席省党代会归来,她还向与会校友传达了省党代会精神和盛况。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18年来专注芯片研究。成功没有捷径,得坚持自律,管理好时间,才能作出成绩,为社会、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陈培松说:“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我率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这个工作很辛苦,劳动强度大,压力也很大,经常加班加点。但我觉得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为国家作一点贡献,我很自豪,也一路坚持了下来。”

年度模范校友、热心校友代表发言

(上起:75届林晓玲、78届陈培松、79届吴悦艺)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会长轮值工作制度》《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公众号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我会办会制度;审议通过了《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秘书处管理团队调整安排》,由秘书处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会务要求对秘书处团队进行优化。

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林惠俗,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邢映彪、副会长刘伟雄,监事会监事长孙树彬出席会议。会议由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研书主持。

本次会议掌声阵阵,欢笑声阵阵,会议室洋溢着浓浓的一中情,与会校友陶醉在充满自豪感的会议中。让我们更加齐心协力,一起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校友会以更优异的成绩,喜迎我们党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713105850.jpg

会议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附件1:2021年度模范校友名单及事迹(共23名)

57届陈小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2021年被选为中国科协第十届代表大会代表。“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项目获201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带领科研团队多次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

58届邢映彪:

广州市通达汽车电气股份公司(股票代码:603390)总经理,公司2021年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抗疫”号召,将自主研发的移动核酸采样车投入到广州市核酸采样中,以保障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获得了广泛好评。

其参与的“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处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8届黄东生:

中山大学三级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主任。获得中华医学会授予的“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58届林壁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导、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专家,参与的“绿色水基性和粒状农药制剂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0届林旭埜:

南通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泰达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兽医师,博士学位。主持研发的蓝耳病灭活疫苗为世界领先水平,荣获“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称号。

61届郑君惠: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技师,研究生导师,药学技诊第五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六届、第八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影像技术联盟主席;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经人民好医生(影像技术)专家委员会推荐,荣获2021年人民好医生(影像技术)·特别贡献。

2021年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聘任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影像装备分会第一届副会长。

61届陈文锐:

研究员,中山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广州海关技术中心食品与化妆品检测研究所所长,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关总署食品安全协作组专家,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生产行业“诊脉”专家。主持的“保健食品和重要民生食品高关注风险物质筛査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2届杨祁云: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硕导,主持的“绿色水基性和粒状农药制剂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3届刘桂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科协常委、广东省工程师学会执行会长。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人社部和中机联联合会颁发“全国机械工业先进工作者”称号;获英国皇家特许计量及控制学会Fellow;2021年被选为中国科协第十届代表大会代表。

连任广州市政协委员,出席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广州市传感器技术与产业的提案》被评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来会员20件优秀提案之一,受到政协广州市委员会的通报表扬。

68届姚燕丹: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第一完成人参与的“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及纳米靶向治疗应用研究”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69届孙超:

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248)董事长,公司被授予首批广州市民营领军企业、首批广州市“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扶优计划培育企业荣誉称号。

杰创大厦在黄埔区落成。当选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代表。

71届黄松音:

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物治疗技术中心副主任,参与的“肿瘤恶性生物 学行为的调控机制及纳米靶向治疗应用研究”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74届张锦喜:

其企业广州蚁米孵化器有限公司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的“双创引领、路径创新、示范带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76届方友强:

医学博士、加拿大McGill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泌尿外科一区副主任,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二批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长。2021年6月4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76届杨子晖:

获评为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金融学教指委副主任、广东金融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曾以第一(或独立)完成人身份获得以下奖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九届金融图书金羊奖,刘诗白经济学奖,广东省金融学会优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奖,岭南董事会教师杰出科研贡献一等奖,中山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等。

77届林浩添:

全国青联常委,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代表,现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主任委员。荣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致敬战疫的青春”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会授予“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奖项。

78届林树东:

博导,中科院广州分院化学所研究员。参与的“水性氟硅树脂产业化及其在环保型低表面能涂料中的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78届林俊敏:

中宣部2019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文艺学博士林俊敏(阿菩)荣获广东省十大中青年德艺双馨网络作家殊荣。

78届陈培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陈培松博士,担任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评审外聘专家、省卫健委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专家、省卫健委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支援队队长。

率先探索并成功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和用“移动方舱实验室”破解核酸检测难题。获得中山大学抗疫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中山一院优秀党员等荣誉。

79届郑一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医生,主动请缨加入援藏医疗队,在从医援藏路上,推进卒中筛查门诊的开设、卒中绿色通道规范化的建设,助力林芝市人民医院获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授牌。

83届林怀俊:

暨南大学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导。参与的“显示设备用微纳银粉及其银浆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84届姚伟锋:

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参与的“肝脏移植围术期急性肺损伤发生机制及肺保护策略研究”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89届陈晓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硕士研究生、医师,参与的“鼻部慢性炎症的分子机制及精准诊疗策略”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附件2:2021年度热心校友名单(共14名)

61届黄跃华、62届陈小跃、64届黄友湖

64届洪立雄、66届林 盛、67届王楚豪

68届王晓晖、68届陈东绵、68届袁宏芳

70届李琼波、74届林陈明、79届吴悦艺

80届吴壁群、80届卢佳璇 

7名理事会服务班子成员有相关热心事迹,予以通报,不参与评选:

58届邢映彪、64届陈春葵、66届陈克鸿

74届黄秋跃、77届王武东、78届刘伟雄

79届杨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