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讯)此刻,刚好是2021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一个十分平常的时间节点。而13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发生了大地震。13年后的5.12前夕,为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落到实处,我会党支部书记谢少波同志专程去了一趟震中映秀镇及水磨镇。以图文形式向我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展示今日之汶川,以特别的形式回忆起当年广东援建汶川的往事。
在映秀镇的西南边,有一当年从山上滚下的巨石,鲜红的七个大字“5.12震中映秀”特别显眼,石台上面刻着: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地动山摇的地震中,这块长11米、宽3米、高8米,总重达600吨的巨石从后面的罗汉岩上滚至此处,面向岷江矗立在国道213线路边。震后,全国各地的群众来到此地吊唁遇难的同胞,支援抗震救灾,巨石已然成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标志性遗址之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和人类的无私大爱,因此,它又被称作“大爱磐石”。
2016年10月,汶川县将巨石所在的河滩建设成了大爱磐石广场。
当年巨石滚下的落处,建成大爱磐石广场
映秀璇口中学教学楼前遗迹
映秀璇口中学教学楼损坏情况
按照中央确定对口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广东提出:举全省之力,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设。各市立即派出精干队伍奔赴前线。
如今的映秀镇及水磨镇,藏于青山、花丛和绿水之中,在映秀镇的“和谐亭”,有一副对联:“何处觅桃源,且看乡村成仙境 此地藏美景,更喜荒山变花园”。在映秀有东莞大道,在水磨有佛山大道和飞鸿广场,无论在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所设计的地震博物馆参观,还是在民宿、小食店与当地民众的交谈中,都感受到了对广东援建的浓浓感恩情怀。
映秀镇和谐亭
佛山重建的水磨镇水磨亭
渔子溪村美景
佛山援建的禅寿老街入口
谢少波在水磨镇
在重建过程中,广东14个市援建了损失最严重的汶川:广州-威州、佛山-水磨、东莞-映秀、中山-漩口、珠海-绵虒、汕头-草坡、惠州-三江、 佛山-水磨、 揭阳-卧龙、潮州-耿达、 江门-雁门、 湛江-龙溪、 肇庆-克枯、 茂名-银杏。深圳援建甘肃陇南。
水磨镇春风阁
东莞援建的渔子溪村
观看着图文,同志们仿佛身临其中,备受感染,深受鼓舞:这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由伟大的人民书写的伟大篇章!岁月如歌,在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会党支部重温汶川重建史,正是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一个举措,大家表示,将在不同的岗位上更加奋发作为,在汇聚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之力中,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汶川人一直心怀感恩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璇口中学遗迹广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题:渔子溪大院
附:谢汉武同志赋诗《沉重与亮丽——5.12遗址•写与映秀》
沉重与亮丽——5.12遗址•写与映秀
看角楼撕裂,
卧钟停摆!
青苔遮不住泪眼,
石刻镌不完伤悲,
5.12,
苦难抹不掉!
放下沉重,
汶川雄起!
一方有难八方援,
巨擘攥定山河闹,
这新墙标黄,
那篱笆刷棕,
花裙屈尊养眼,
绿树绕宅宁安。
念旧是中华龙脉长绵,
感恩是诗书大爱无疆,
搂一群国宝汇粹,
一袭中国红,
青山来作证,
情诉,
来世今生,
神州,
映秀,
普天旺……!
(谢汉武)
撰 稿 | 83届李智晖
审 稿 | 79届杨研书
拍 摄 | 57届谢少波
审 定 | 57届谢少波
网络编辑| 98届林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