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友会微信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校友会动态 > 揭阳一中578班毕业40周年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揭阳一中578班毕业40周年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2019/12/22 | 发布人: jyyzgz | 查看: | 来源: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

57届(8)班同学于1978年进入揭阳一中,1979年离开母校。虽然578班同学在母校学习仅有短短一年时间,但他们形成了“如饥似渴、起早贪黑、秉烛夜读、拚搏进取、团结友善、互帮互学”的578精神。1979年高考全县理科状元在578班,母校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中科院院士在578班。



今年是578班同学毕业40周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如实地记录了“我们一起走过四十年”主题班活动的全过程。此次聚会紧扣时代主题,立足高远,策划及执行到位,报道及各文章内涵丰富,这无疑为各届校友策划年级、班级活动提供了启迪。征得578班同学同意,现广州校友会公众号予以原文转载,以期向广大校友分享这份情同手足的同学情,分享这份40年不变的一中情!


 

《我记忆中的梧桐树》《平凡与伟大》《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的院士同学陈小明》《成长的历程与感受》《清明祭》这一组文章均以一中为背景,抒发师生情、同窗情、兄弟情,读后令人回味无穷。(点击文章题目可以连接原文)


以下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珠江水”


1978年,揭阳县在全县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数学、物理竞赛,50名从农村中学来的优胜者组成了57届8班。他们于1978年进入揭阳一中,1979年离开母校。当年全县高考理科状元在这个班,当年各层级(全国、省、市)、各学科的各项比赛的优胜者在这个班。2019年是他们毕业40周年。改革开放后,揭阳一中自己培养的第一个中科院院士在这个班;各层级的英模、专家、名师、企业家、行政管理精英在这个班;为祖国守边防、援疆、援藏的先进人物在这个班。群英荟萃,下里巴人已成阳春白雪。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体验跨越四十年的同学友谊

         https://v.qq.com/x/page/i3037akdljf.html

 

2019年10月19日,揭阳一中57届8班“我们一起走过四十年”主题活动在美丽的大亚湾畔举行。据活动策划者之一的柯穗城介绍,此次活动地点选在中国最美的海岸线上,选在中国最早、最大的核电基地旁,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域里,背靠大鹏所城,前面是沙滩和大海,组织者有意设置了这么一个场景,让海的涛声唤回即将老去的心,去与“先行示范区”的号子共鸣,去开启即将到来的最美时代。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042.jpg

01

 

19日下午3时正,当83岁的林兆怀老师步入会场时,参加活动的45位同学及嘉宾全体起立鼓掌欢迎。林兆怀老师是当年高二(8)班的英语老师,每天晨曦,她便在3号教学楼旁带领同学们晨读,四十年来,同学们一直记挂着她、感恩她。当英语科代表杨明发向林老师呈赠羊绒服,陈小明院士代表全班同学向林老师敬献鲜花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如杨明发所说:一朝为师,终身为父母,我们班对林老师的尊敬就像尊敬母亲一样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051.jpg

 

                                     陈小明院士向林兆怀老师献花

 

在这团聚的日子里,同学们更加怀念敬爱的老师,怀念班主任及语文许声建老师,政治林树才老师、数学郑国栋老师、物理林声乐老师、化学李奕龙老师;怀念先大家而去的谢俊盛、许洁虹两位同学,惦念多年失联的钟俊光同学。活动伊始,全体肃立为已逝世的师长及同学默哀一分钟。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058.jpg

 

                                             同学们全体肃立默哀

 

02

 

当天下午330分,主持人谢少波宣布我们一起走过四十年主题活动正式开始。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105.jpg

 

                                              主持人谢少波

 

纪志龙代表在深圳工作的同学致欢迎辞,他说,19789月,我们来到了揭阳一中,霎时间给一中校园带来了一股如饥似渴、起早贪黑、秉烛夜读、拼搏进取、团结友善、互帮互学的新风。一年之后,我们毕业之时,不仅在一中美丽的校园里留下了流光溢彩的画卷,更留下了四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高二(8)精神,大家奋斗的人生是读书改变命运,知识铸造辉煌的最好诠释,高二(8)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一中学子激扬理想、勤奋好学、拼搏进取、创造辉煌。作为高二(8)班的学生,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他还透露,他主编的约300万字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书名并担任总顾问的《潮州方言大辞典》现已制作清样,明年正式出版发行。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114.jpg

 

                                                纪志龙致欢迎辞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123.jpg

 

                                          即将出版的300万字《潮州方言大辞典》

 

在自由展示环节,大家有备而来,有的准备了精彩的发言稿,有的准备了文艺节目,有的带来了当年的准考证、毕业证、成绩单、学籍甚至带着那个时代强烈色彩的政审表以及同学们四十年前的信件等物品,在我们一起走过四十年怀旧视频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怀旧音乐声中,大家争先恐后上台发言、展示。已报名但突然接到公务的陈潮松同学则与现场进行了视频联线。当视频和相片传到了海外、传到了同届同学之后,有同学说,看着大家欢乐和满足的样子,我看哭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当年高考状元,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吴声雄以及美国长岛大学医学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毕业的林俊英不时地向主持人了解现场情况并祝聚会成功。在外地的黄华岩同学通过主持人转述了他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毕业后,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感受,以及作为第一批进驻香港的驻港部队参加香港回归过程的激动人心的体会。

 

同学们幽默、激情、怀旧、高雅的发言感染着与会者,也感染着应邀前来的各位家属。更感染着来协助活动的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的师妹郑甜儿,当陈小明院士发言后,她代表到场的师弟师妹向心中的偶像献了花。她说,她回到深大之后,依然沉浸在现场的满足和自豪之中,激动得朋友说她似乎还在追星现场。而陈小明院士也一一向家属们回献玫瑰花,感谢大家专程参加班级活动。陈晓风太太、王江城太太双双上台发言表示,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活动,能够应邀前来,倍感荣幸,今后有机会还要继续参加。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130.jpg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137.jpg

 

                                                        师弟师妹们向偶像陈院士献花  

03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见面不敢说话的男生、女生,此时更是有说不完的话、表不完的心。借此欢乐场景,班长黄少荣代表全班同学向女生代表林子丹献了花,男生们也争着与她合影留念,掌声不断。此情此景,让在纽约的林俊英同学还有点吃醋。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220.jpg

 

                                   班长黄少荣向女生敬花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大家依然没有忘记当年老师上课的风采。此时此刻,英语老师林兆怀老师如四十年前一样,满怀深情地为大家上课了,同学们接力式地背诵着四十年前的课文和英文诗。当老师离开活动现场时,同学们自觉地列队并以热烈的掌声欢送。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227.jpg

 

                                       林兆怀老师上课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236.jpg

 

                                    同学们欢送林兆怀老师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黄树喜第一个作了发言,他说:有一件令我难忘和感动的事情,今天在此与大家分享,在一中时,李少平,洪裕荣两位同学,他们把每月节省的粮票送给了我,使我能够填饱肚子,安心学习,我一直心存感激,一辈子都铭记这份同学的真情。黄明海发自内心用潮州话真诚表白,他说:转眼四十年,猛过搭罗哩(潮州话罗哩直译于英语lorry),不知不觉,已经做阿公。我爱你们,亲爱的老同学,感谢你们的关爱,使我的眼睛康复,重见光明,感谢洪楚江、柯穗城的帮助,使我身心康复,重树信心。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谢少波则以他饱含哲理、思考人生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他说:我们在四十年的时间里,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我们心相联,手相牵,相互享受着事业成功的快乐,分担着失败的苦痛。我们一起怀念先我们而去的同学。我们感恩我们伟大的同学,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过去、现在充满阳光,相信将来也必充满阳光,因为阳光在我们心中,阳光便无处不在。刘俊宏说:四十年不论顺利或曲折都不必再在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苏锦宏说:四十年我们所遭遇的事情很多,虽然大多是路边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但我们还是要时常感恩所遭遇的一切。吴晓东说:生活,不管得与失,都在继续,如果不执着于自我,一切的遭遇,都是美丽的风景。昔日亚农之,如今哲学家,下里巴人已成阳春白雪。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专程从加拿大赶来参加活动的洪楚江同学,这位当年全国中学物理竞赛的获得者如是说:人生六十才开始,后面生活更精彩,退休后抱团迈向人生新征程。量子力学教授黄纯青在发言中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由1025次方个原子的逆热力学规律的有序协作而形成的,形成这个生命个体是极其艰难的小概率事件,我们一起在揭阳一中读高二(8)班,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值得大家格外珍惜。林俊辉同学则在讲台上坐了下来,这位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的高材生慢慢地讲述周易与传统文化,讲述他从一位化学教师蝶化成生命预测大师的心路历程。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248.jpg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刘建忠向大家述说的是他当年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毕业后主动报名到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的难忘岁月,他从祖国的最南方,辗转颠簸十多天,行程近万里抵达大西北中处于茫茫戈壁滩上的连队,经受着南北气候和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为保卫边疆和核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体现了革命军人的价值。他还专门为了此次聚会刻了一方金石印章老同学,一只大鹏展翅飞翔在大海上。林俊兴大校,这位从事潜艇操纵与控制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职业军人,在讲叙了驻守下川岛的故事后,透露了正在酝酿撰写《山娃从军记》。王江城、吴少雄、许填辉也难掩激动,向大家述说了当年从军校毕业之后驻守大榭岛、栲栳岛以及牛田洋的艰辛往事。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洪裕荣,这位当年我们心中的模范,从武汉地质学院毕业后主动报名援藏,在西藏堆龙德庆留下了艰险的足迹,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更为动人的是,刘鸿文拿出珍藏了四十年的当时在中山大学的陈小明、在广州中医学院的叶镇鹏、华南师范学院的林俊辉写给他的信,信中言辞凿凿,同学之情谊、当年学习之认真一展无遗。当年林俊辉则比较诙谐,正面信纸写满了,意犹未尽,为不浪费信纸,我把背面写满为止,洋洋洒洒、密密麻麻,正反两面都写上了。看着这些信件,同学们会心一笑。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255.jpg

 

               当年同学之间的来往信件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入读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陈良冰出示了当年高考准考证、成绩通知单、入伍登记表,引发大家回忆的是,当年高考题目确实难,理科五科268分便入围了,当年政审表格还要填写解放前家庭状况及各种社会关系,当年班上有7位同学报考军校,因为军校可以全包吃饭。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302.jpg微信图片_20191223201309.jpg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杨文潘、吴晓东、叶镇鹏、刘建忠、陈树钟、陈少旭等同学纷纷上台演唱怀旧歌曲,而方惠荣、纪志龙、黄树喜则吟起了诗《偶然的想起》《只问行剑可如风》《大亚湾畔乐融融》。同学们三三两两各自寻找对象,在主题展板前合影,留住那些美好。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335.jpg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342.jpg微信图片_20191223201350.jpg

 

 

照片全家福出来了,大家依然青春勃发,风采飘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院士、厅官、教授、大企业家,大家都主动地蹲在前排,腾出最佳位置给了所有女士。而全家福的服装是全班同学仿照当年的校章字体、外观尺寸、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集体设计确定的,大家在设计服装和筹备活动的过程中享受着充分的、无以言状的快乐。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411.jpg

 

                                                        我们一起走过40

 

6个小时的活动在《难忘今宵》的合唱中结束。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418.jpg

 

 

1020日清晨,秋风下的海边特别清爽,同学们迎着曙光来到了大亚湾海边,在海滩晨运、听海涛声声、看太阳冉冉升起;在海滩打太极拳、读英语、背诵单词;在海滩拾垃圾、捡贝壳、做公益;阅海、颂海、讴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426.jpg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432.jpg

 

 

 

曾经在大鹏镇担任过7年多书记、镇长的纪志龙同学带着大家参观深圳市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时,娓娓讲述所城625年深沉的历史,讲述赖家三代五将镇守海防赫赫战功的家族史,讲述赖恩爵将军九龙海战六奏凯歌的战斗史,讲述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的往事。纪志龙如数家珍般而又充满激情的讲解,博得同学们和游客的啧啧称赞,你们的校长讲解得太精彩了,游客的赞语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欢声不断。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445.jpg

 

                                            参观大鹏所城

 

之后,同学们又来到了美丽的金沙湾畔,遥望着岸对面三公里的香港平洲岛,当年大逃港的悲惨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家感慨万千,感叹祖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微信图片_20191223201451.jpg

 

 

                                            眺望香港平洲岛百感交集

 

 

 

 

 

不忘初心

感念师恩

畅叙友情

笑谈人生

展望未来

共圆梦想

……

 

578班集体创作,谢少波执笔)

 

 

 

1

 

       

纪志龙

 

尊敬的林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深圳美丽的大亚湾畔,共同见证这个让我们期盼了四十年美好的时刻:揭阳县第一中学高二(8)班同学高中毕业四十周年聚会!

 

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怀念我们的恩师:许声键老师,郑国栋老师,林声乐老师,李奕龙老师,林树才老师;我们深切怀念许洁虹同学,谢俊盛同学!

 

衷心感谢耄耋之年前来看望学子的林兆怀老师,我们衷心祝福林老师健康长寿、幸福绵绵!真诚祝福抱憾未能来深参加聚会的同学!

 

19789月,揭阳县第一中学校园迎来了50阿笠阿农之),这50名通过揭阳县中学生暑期数学物理竞赛从全县20多所农村中学选拔出来的学生,霎时间给一中校园带来了一股如饥似渴、起早贪黑、秉烛夜读、拼搏进取、团结友善、互帮互学的新风。一年之后,19797月,当这帮莘莘学子高中毕业之时,他们不仅在一中美丽的校园里留下了流光溢彩的画卷,更留下了四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高二(8)精神,他们奋斗的人生是读书改变命运,知识铸造辉煌的最好诠释,高二(8)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一中学子激扬理想、勤奋好学、拼搏进取、创造辉煌。

 

今天的聚会,我们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一份纯洁真挚的情感,那一篇感人的青春乐章!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毛头小子,如今多是油腻大叔;昔日的班花才女,如今亦已半老徐娘。当年我们曾经缺衣少食、缺教少学、尝遍苦甘、饱受饥寒,但我们又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更是伟大时代的受益者,我们感恩,我们幸福,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创造、见证共和国辉煌!

 

四十年前毕业那一刻,我们匆匆告别,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因为我们怀揣着一个共同梦想,为了诗和远方,彼此之间的思念和祝福从此变得遥远、成了恒常。

 

四十年里,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了,可是我们期待相聚的情越来越浓、心越来越切。岁月虽然改变我们的容颜,但无法断绝彼此之间的思念。看:这一双双紧握的手,一个个激情温暖的拥抱,一双双饱含深情的泪眼,洋溢着的分明就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情谊的梦挂魂牵!

 

四十年后再相聚,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重叙往日的友情,尽享重逢的喜悦,互道别后的思念,诉说人生的沧桑,把散落天涯的珍珠重新编成美丽一串。

 

四十年过去,照片虽已退色,信件也渐泛黄。但是,我们坚信:岁月夺走的只是稚嫩,时光洗掉的都是苍凉。我们依然对生活充满期盼,我们坚信前行的路上洒满阳光。即便韶光老去,即便芳华不再,但是我们激情不减、梦想犹在。

 

让我们以这次聚会为下一个四十年的新起点,带上所有的祝福,带上所有的感动,说一声:我心依然年轻,我身依然康健,我们既要在火焰般的晚霞中强健身体、享受人生,还要在追梦的征程上书写华章、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2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谢少波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1979年电影《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这是一首节奏十分明快,特别积极向上而又充满浪漫情怀的歌曲,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歌。当这首歌响起时,女主角前面奔跑,男主角后面紧追的特定浪漫场景,成了那个时代表现青年男女恋爱及阳光时代到来的标志性画面。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我们把之选为我们本次聚会的背景歌曲。

 

人就如一颗飘荡在空中的种子,或聚或合,或分或离,靠的是一种不可言状的力量。1978年,我们因数学、物理的那次竞赛而被裹挟在了一起,本来我们彼此并无交集,彼此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活着。我想数学与物理便是我们相识的中介。但是,四十年来,我们却以文学或美学的方式交往着。然而,数学与物理却无情地告诉我们:从前已经回不去了,从前只能成为记忆了,从前将会被之后的更多从前所吞噬,人生嘛,就是这么一出戏。

 

那时,我们对于数学与物理,只是机械地做题,从来不去追问数是被发现还是被发明的。也不知道数学对于定律和性质的探寻,与物理学对于基本粒子性质的探索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不了解基本粒子存在于物质世界或者也存在于心的世界之中;我们不了解数是以非物质,也以非心理的方式存在着;我们不了解物理学家们是通过实验和测量,数学家是运用直觉、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一起发现宇宙中的真理和美。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于1979年上了大学,当年,广东省有84070名考生,共录取文理科大、专科生10461人,我们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19789月,我们来到了揭阳一中,自此开启了我们缘分的天空,天还没有亮,林兆怀老师便在3号楼旁边带领我们朗读英语,尽管当时高考英语不计入总分(重点大学也仅以10%作为参考分),但我们还是非常努力地学习,因为那时心中有更大的抱负和梦想;那时的我们很穷、肚子那个饿呀,找不到形容词来修饰,我们以自己的肚去理解读书的含义;那时的我们很努力,学习积极性那个高啊,也找不到一个副词来描述,我们以自己的肚通过脑去领会学习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那时的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单纯,男生女生之间从来没有对讲过一句话,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同窗情谊,我们以不到一年的同窗,维系了四十年的牵手前行。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又团聚在一起了,这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感恩时代、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己。

 

我们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我们遇上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青春献给了边疆、国防、教学、科研,献给了祖国的改革伟业。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在这沸腾的岁月里,成了院士、科学家、企业家、名医、名师、军官、劳模。时代无愧于我们,我们也无愧于时代,各不相欠。我们感恩我们伟大的时代。

 

我们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这批老师是当年全揭阳最好的高中教师,他们不仅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给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我们怀念他们,如今,他们大部分已逝,今天在我们四十年聚会的时刻,我们为恩师默哀。我们感恩我们伟大的老师。

 

我们的同学是最好的同学。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新长征的日子里,在徐迟那篇报告文学的鼓舞下,以那个戴眼镜撞大树的傻子为榜样,发扬攻关精神,去攻克一个个的学习难题;我们在四十年的时间里,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我们心相联,手相牵,相互享受着事业成功的快乐,分担着失败的苦痛。我们一起怀念先我们而去的同学。我们感恩我们伟大的同学。

 

我们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四十年来,我们与时代同步,灵魂及身体与时代同行,努力向世人讲叙着自己的故事,我们也明白,我们所谓的故事是何等地渺小,将很快随风飘去,我们明白,随着明天太阳的升起,新的一代讲叙的新故事将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明白,我们到了说声再见的时候了。感恩我们伟大的自己。

 

我们一起走过四十年活动选在美丽的大亚湾畔,选在中国最美的海岸线上,选在中国最早的核电基地上,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域上,背靠的是七娘山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大鹏所城(深圳的根,简称鹏城),前面是沙滩和大海,旁边是四季花海,这不就是海子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设置的意境么?我们有意设置了这么一个场景:让海的涛声唤回我们即将老去的心,去与先行示范区的号子共鸣,去开启我们即将到来的最美时代。夕阳西沉后,我们一起听《大海啊,故乡》,平静地、甜蜜地摇入梦乡。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心创造快乐,也创造痛苦,心创造生,也创造死,心创造天堂,也创造地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美丽的梦土,也有一块死寂的籓地。我们必须冲破心的籓篱,在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好好施肥灌溉,为了那一片花开,为了让那片花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芬芳,我们必须学会舍弃与创造,学会糊涂与明白,幸福快乐的源泉就在我们的心中,《心的概念》便会化为物理世界与诗化的意境。

 

司空见惯未必真。世间万物之象,通过感官达于心,形成常识或知识,但眼见不一定为实,千百年来常识告诉我们日出于东、日落于西,由此穷出明天的太阳会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但这只是一相情愿的信仰而非逻辑的必然。我们的五官经常欺骗我们,甚至我们的思维也经常以伪装的形式欺骗我们,使我们陷入的陷阱,使我们较、追,使我们自以为是,使我们生活在美丽的谎言里,使我们以为真理就在自己手里,实际上,我们什么也不是。千万不要以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去穷,那只会越穷越不知所处何处?有时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时要揣着糊涂扮明白。这便是所谓的酒神文化

 

细微之处却存善。人生而平等,此乃天赋,但人之心,却有大、有小。大者,容天容地容他人容自己,小者,不容天不容地不容他人不容自己。大者,情感、意志、理智并行,小者,情感、意志、理智坍塌。大者,善也,小者,恶也。善、恶之于人,尤一体之两面,如形影之相随。抛弃执念,屏弃已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容己容他容地容天,则大善随至,愉悦之境便如画如诗如乐。这便是所谓的诗意人生。

 

自由自在存大美。一个人有少年、中年、老年之历程,人在同一时刻会存在于不同群体的不同坐标点上,处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坐标点上的人,有不同的角色使命。少年做少年的事、中年做中年的事、老年做老年的事,夫为夫、妻为妻,父为父,子为子,领导为领导,部下为部下。自由自在、淋漓尽致地去履行属于你的坐标责任,自由自在、淋漓尽致地去认识你所处坐标及周遭之必然从而获得自由与自在,则天地之大美必至唉。怎么能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错唉。

 

同学们,虽然明天的太阳会从东方升起仅仅是一种大概率事件,虽然我们对于有能力睁开我们的双眼去观察明天海鸥向着海面上的那一轮红日冲去仍然怀有疑虑,但此刻真正存在的是我们,是正在发言的我和正在听我发言的大家,我们明白我们应该明白什么: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从明天起,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海子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过去、现在充满阳光,相信将来也必充满阳光,因为阳光在我们心中,阳光便无处不在。

 

 

 

 

3

 

令我难忘和感动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黄树喜

 

尊敬的林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先作个抛砖引玉的发言。

 

今天,能在这美丽的大亚湾畔迎接大家,作为深圳同学的一分子,非常开心,也非常激动。40年前,我们都是懵懂的少年,一起走进一中;40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已经年过半百,有幸相聚于大亚湾畔。我们班的同学,自1979年离开一中至今,有的30年未见过,有的40年未见过面。见到大家,真的好高兴。刚才志龙同学已经代表深圳同学欢迎大家的到来,他已经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深圳同学一定尽全力为大家做好服务,不周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离开一中后的情况:

 

高考后,我被录取到潮州农校,读了三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陆丰县西南公社党委工作;4年后,866月调到揭阳纪委工作;87年至89年在职带薪到中山大学读了二年法律;90年来到深圳,一直在市属国有企业盐田港集团工作至今已30个年头(期间在职再读了个MBA工商管理),再过两年就退休了。这就是我个人的情况。没有多大的成绩。

 

其次,我讲三个感恩:第一,感恩邓公的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使我们能进一中,走到一起。第二,感恩一中和老师们的辛勤培养。老师们给予我们全身心教育和指导,才使我们能有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有一中这班无私的优秀老师给我们指路,特别是我们班主任许声健老师给我们生活上的指引,才使我们在阿农这一贬低声中奋力拼搏,成就自我)。第三,感恩我们578)班的所有同学,能与大家一起渡过难忘的一年学习生活,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页。

 

有一件令我难忘和感动的事情,今天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在一中时,李少平,洪裕荣两位同学,他们把每月节省的粮票送给了我,使我能够填饱肚子,安心学习。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能够无私助人,我一直心存感激,一辈子都铭记这份同学的真情。

 

最后,谈点感想:我们应感到自豪、知足。从一中毕业至今,经过各自的努力,大家能拥有今天比较好的生活,应感到自豪,知足。

 

为什么说自豪呢?我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从农村到城市的蜕变。从阿农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大部分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院士、教授、校长、企业家、专家、厅长、处长、科长,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之重器的研发人员、贡献者,民营企业家等等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应感到自豪。

 

为什么说要知足呢?我们从衣食住行用上,可以说已经实现小康生活。我记得82年刚出来工作时的第一个单位,陆丰县西南公社,全公社就只有一辆吉普车;86年到揭阳县纪委,全县只有县委书记有一辆小轿车,每个单位仅有一辆面包车。而我们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小车,有的是每人一台小车。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我93年去日本出差,人家已开小卡车干农活,我那时在想,我们啥时候能够跟人家一样呢?)没想到才过三十年,我们就实现了!

 

再说吃的,我们在一中时的伙食,一周仅有一片白猪肉,而现在是天天、顿顿能吃肉,从没有肉吃、饿肚子到不敢吃太多肉,要减肥,知足啊!

 

再说穿的:我们在一中时,见同学有件的确良衬衫就觉得好羡慕,现在是满衣柜都是高档服饰,要啥有啥,等等,所以说,应知足。知足常乐!

 

最后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永保童心。来深圳记得给深圳的同学打个电话,只要有在深圳,一定接待好大家。这是我抛砖引玉的发言。

 

谢谢大家!

 

 

4

 

愿高二八班精神永在

黄明海

 

尊敬的林老师,亲爱的老同学:

 

大家好!

 

转眼四十年,猛过搭罗哩,不知不觉中 ,已经做阿公。有幸参加这次聚会,感慨万分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感激之情。此时此刻我只想说:我爱你高二八班,我爱你们亲爱的老同学。感谢你们的关爱,使我的眼睛康复,重见光明 ,感谢楚江,穗城的帮助,使我身心康复重树信心,感谢身边每个关心帮助我的人,愿好人一生平安。祝高二八班精神永在,友谊长存。谢谢大家!

 

 

5:诗选

 

只问行剑可如风

——纪志龙

 

四十年前会一中,

意气风发奔西东。

再聚不说荣枯事,

只问行剑可如风。

 

 

偶然的想起

——方惠荣

 

偶然的想起

或是前生捎来的问候

共同的你我伊

无论何时何地

都是

 

过去已有时

弹指唠叨只有四十年

芳华岂曾等待

欲待那初心起

故里

 

万事总依稀

一片枫叶飘飘是何期

天行健则自强

地势坤则多义

自己

  

 

大亚湾畔乐融融

——黄树喜

 

四十余载去匆匆,

一年同窗情谊浓;

咫尺天涯忙碌碌,

筚路蓝缕探成功。

 

今朝成就源一中,

不忘园丁栽培情;

不忘国家不忘党,

不忘改革邓公恩。

 

期望四十来相聚,

大亚湾畔乐融融;

昔日懵懂恰少年,

两鬓斑白鹤发翁。

 

童颜玉面已不见,

耳顺之年话珍重;

短暂相聚惜别离,

期待它日再重逢。

 

 

6

 

 

刘建忠所刻印章

 

刘建忠还专门为了此次聚会刻了不忘初心老同学金石印章。一只大鹏展翅飞翔在大海上。意寓老同学聚会在海滨大鹏湾,祝愿大家开心快乐,鹏程万里,家业兴旺,平安吉祥。

微信图片_20191231120109.jpg

 

                                                                     老同学

微信图片_20191231120119.jpg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