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秘书处招新30多人,秘书处启用义工号
近年来,我会秘书处始终保持百人团队规模,始终彰显着活力和战斗力,这得益于每年精心组织的招新活动。10月26日,秘书处2019年招新面试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顺利举行。经过初审、现场面试、终审录取等环节,本次招新招录30多名大学在读优秀小伙伴。截至发稿前,新小伙伴们已到各小组报到,多名小伙伴积极承担并出色完成了撰稿、联络等秘书处工作。
团队一样大,面孔年年新
前阵子,秘书处2019年招新报名通知一经发布,报名热烈,招新咨询群人数不断攀升,小伙伴们跃跃欲试,热切期盼能够加入秘书处大家庭。
面试当天,现场两热闹。一边是秘书处派出强大的“面(lao)试(la)官(rou)”阵容,各小组磨刀霍霍准备“抢人”;另一边是顺利通过初审获得面试资格的小伙伴们翘首以盼进入秘书处。
通过初审的小伙伴们正在认真地填写着报名表
面试前的见面会,招新群的线上热闹切换为现场模式,仿佛是一场大型网友线下见面会,让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面对朝气蓬勃的新面孔,曾参加过多次面试的几位秘书处骨干颇有感慨,时过境迁,角色切换,一眨眼已是老秘书处人了。而00后师弟师妹在轮番提问下应答自如的优秀表现,则让大家倍感欣慰:“今年的新人,真优秀!”问起原因,他们笑着回答,一方面是参与社团积累了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见到温暖的一中师兄师姐,倍感亲切,一问一答之中,一下子就忘记紧张了。
与此同时,候场处原本略显拘谨的气氛也随着面试的推进渐渐缓和了下来。大家畅所欲言,参与招新工作的秘书处老成员与小伙伴们打成一片,欢声笑语不时从候场处流淌出来。此刻,所有的差异都消解了,彼此的身份相同,大家都是一中人。
候场处小伙伴们畅所欲言
“因为下午学校还要上课,但我又不想放弃此次招新面试的机会,所以只能下课后急忙赶过来面试。之前了解过秘书处规范的运作模式,如果能被录取,我想这是对我的能力的一种认可;能在秘书处服务在穗校友,与有荣焉!”一位匆匆赶来的小伙伴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有若干小伙伴由于周末上课等原因而无法参与面试,对此,秘书处灵活地采用语音或视频的形式进行面试。
此次招新面试,高校联络组和文体组依旧获得小伙伴们的青睐;在最后的招录中,大部分组别都有新面孔的加入,不少组别的实际招录人数更是超出预期;其中,外联内务组、宣策记者组、联勤保障组、区域活动组均有五位新人加入。无论小伙伴们去到哪个组别,最终都是秘书处大家庭的一分子,一齐为广州校友会增光添彩。
从本次招新开始,秘书处将为每位秘书处新人编排一个秘书处义工号。这是一个身份,一份荣誉。欢迎您,0501!
面试小萌新进行时
一中情怀,无问西东
面试期间,当问起小伙伴们加入秘书处的初心时,“一中情怀”是被提及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无关距离、无关时间,只因对母校的感情仍存于内心。这份一中情,并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淡薄。相反,正是因为时光的积淀显得更加珍贵。在母校时不同的经历碰撞在一起,产生出的奇妙的化学反应,更让这份情感历久弥新。
面对小伙伴们的热情,面试期间,秘书处老成员们纷纷分享自己与秘书处的故事,以自己在秘书处得到锻炼与成长的切实经历和体会,告诉小伙伴们要珍惜能够来到秘书处的机会。为本次招新提供场地的65届陈泽龙校友深受现场气氛感染,他说:“我和大家一样,怀揣着对母校一中沉甸甸的爱,在母校、校友会需要时总会尽最大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也勉励秘书处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将这种传承、发展的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65届陈泽龙校友分享参加校友会活动的感受
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会秘书处自2012年重新组建以来,前后已有三四百名校友在秘书处服务过。他们当中,有的已经默默服务了5年以上。此外,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的小伙伴,带着在秘书处的锤炼,踏入社会,奔赴工作岗位。然而,不管大家走到哪里,都是秘书处人。
明年更精彩,口号喊起来
2020年,我会将迎来创会30周年(我会于1990年12月23日成立),是我会的“大庆”之年。近期理事会将召开会议谋划创会30周年系列活动,教育系统、医务界校友联谊会也将于11月下旬举办。对于新加入秘书处的小伙伴们来说,这将是可遇不可求的锻炼机会。
秘书处自201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加强团队建设,形成了“奉献、有恒、探索、成长”的精神。秘书处还坚持不断革新,以求探索出更优更好的团队运作机制。在此次招新中,秘书处原财务组和网络组首次以全新的面貌——联勤保障组和新媒体运营组与小伙伴们见面。
过去几年,秘书处流传着许多口号,如“这里除了工资,什么都有”,又如“手袖扎浮,康课做如”。这些口号,彰显着广州校友会秘书处人的激情与实干,彰显着年轻一中人的朝气蓬勃和奋发有为。
“有你尚好,康课免烦罗”,站在新的起点,全新的秘书处团队喊出响亮的口号!
一中人极具特色的“一中style”
附:2019年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秘书处招新录取名单
外联内务组
94洪绿旋
96李梓林
96林曼琦
97吴沛明
97邱至凯
宣策记者组
96郭秋意
96邓桂萍
97黄俊贤
97陈泽伟
97林 惠
摄影录像组
90黄 煌
95廖梓钰
96林 嘉
97江雪奇
新媒体运营组
96江秀玲
97林 森
联勤保障组
95黄衡衡
95陈锐淇
97林淏塬
95杨健新
97陈培宇(兼)
文体活动组
95卢美辰
96陈凯敏
96陈宇岚
互帮互助协调组
97陈跃洲
企业服务及行业系统组
91林满洁
91柯晓露
95林梓淇
97陈培宇(兼)
区域活动组
94王洁婷
96陈博涌
96刘尔屿
97黄 琪
97徐佳漫
特别鸣谢:65届陈泽龙校友提供场地支持
撰稿:96届赖禧瑶
审稿:79届杨研书、83届李智晖
审定:57届谢少波
摄影:95届王绵
网络发布:95届陈鲁斌、96届郑哲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