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母校系列讲座丨76届杨子晖《无生活,不经济》
2016年4月4日,广州校友会76届杨子晖校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为母校的师生带去了一场精彩的经济学讲座——无生活,不经济。这是广州校友会“回馈母校系列讲座”第七讲。
在传统观念中,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是高于生活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日常生活中似乎少有触碰。其实,经济学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与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无生活,不经济。
“生活中无处不是经济学的现象。”
杨子晖校友首先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定价模式,比如持优惠券到肯德基、麦当劳消费价格会低,比如到商场买东西买更多折扣会更低,比如到长隆等娱乐景点买了入门票之后还会有各种消费项目,又比如到真功夫等餐饮企业消费套餐会比单点便宜很多,等等。他总结指出,虽然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看似五花八门的定价模式,但是所有的定价模式可分为三类:价格歧视、两步消费和捆绑销售。
“为什么厂商要采取不同的定价模式来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呢?”他又抛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得到正确答案。接下来杨子晖校友一一作了分析。首先假设厂商是自私的,唯一目标是赚取更多的钱。而厂商采取不同定价模式的目标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呢?结合需求曲线进行分析,通俗来说,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定价之间的差距。接着他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加上生动的例子分析,让大家明白价格歧视是一种双赢,针对不同人不同消费量的不同定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更能体现出公平,而厂商能获得的利润有可能达到更多。
通过自己坐飞机的体验例子分享,杨子晖校友体会到了商务舱价格性价比远远比经济舱低。但是对于一些急切需要坐飞机或者对价格不太在意的乘客,商务舱价格再贵他们也会选择。可以说,价格歧视实质上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紧接着他又通过了电话费用、去香港迪斯尼游玩、打高尔夫的价格等例子向我们说明了两步消费。即先收入场券,然后进行后续消费。其目的也是榨取更多消费者剩余,获得比普通定价更高的利润。在一些情况下,商家会结合价格歧视和两步收费得到更多利润。讲完了价格歧视和两步消费,他又通过天猫上的购物促销展开了捆绑销售的分析。
最后,杨子晖校友分析了70年代美国禁止烟草广告的例子。那个时候美国发布了禁烟条例,禁止烟草商做广告,很多人以为烟草商利润会下降,事后证明这个条例其实帮助烟草商获取更多的利润。因为,烟草商虽然失去一定的消费者,然而比起巨额的广告费用,他们还是获取了更高的收益。通过这个例子,他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学原理其实是显学,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生活,不经济;无经济,也不生活。
杨子晖校友这场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讲座,受到母校师生的欢迎。他的经历和成就,也让在校师弟师妹们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杨子晖师兄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我们对经济学的深层理解,也让我们对经济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杨子晖校友说,“这次借回乡探亲,为母校在读师弟师妹们开设讲座,也算是为回报母校做一点点事情”。他谦逊的话,让人想起了《游子吟》中的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也期待各行各业的校友,跟随广州校友会的脚步,回到母校,与母校师生分享所在领域的精彩,分享自己的人生。
(撰稿:93届邱锐凡;审稿:89届李俊杰;审定:79届杨研书、84届杨淑芬;网络发布:89届孙丽璇;摄影由母校提供)
主讲人简介:
杨子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应用经济类);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与“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12-2013)、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2010-2010);他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个人专著,并在Management Science (国际顶级SSCI 期刊, A+ Journal, UT Dallas Top 24 Journals)、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SSCI)、《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统计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以及《经济管理》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他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经济学科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此外他还获得包括“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2010年第六届、2012年第七届、2014年第八届广东省金融学会优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奖、“岭南董事会教师杰出科研贡献一等奖”(2009年)、“岭南董事会教师杰出科研贡献二等奖”(2015年)等多项科研奖励。同时,他还先后入选了“中山大学2010年卓越人才” 以及“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此外,他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China& World Economy以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