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我们的会长陈小明院士获广东最高科技成果奖!
陈小明会长领奖
3月26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省长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会议。广州市揭阳一中校友会会长、揭阳一中57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小明获得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是当前国际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而在这个研究领域,广州市揭阳一中校友会会长、揭阳一中57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小明在国际顶尖和专业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些论文被他人引用累计超过3万次,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国际高被引用学者”名单。“很高兴,这次能获得广东科技最高奖。科研工作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是我最深的感受。”陈小明用一句简朴的话,表达了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激动心情。
结缘化学,全力投入前沿研究
“我结缘化学研究,正如美丽的化学反应一样,充满了美丽的意外。”说起往事,陈小明忍俊不禁。他在1979年参加高考时,百分制化学卷仅考了55.5分,因为中学没做过化学实验,没法解答压轴实验大题。陈小明回忆:“刚上大学那时特别忐忑,化学考得这么惨,却上了中山大学化学专业。”
进入中大以来,陈小明的角色、身份不断转变,他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院长,学术研究不断攀登高峰,人生奖牌也不断增多:在32岁成为副教授,33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5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9岁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8岁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陈小明的前沿研究,并非易事。他用通俗的方式解释说,他和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开展溶剂热原位金属/有机分子反应研究,发现了若干在传统条件无法进行或难以进行的重要反应。其中,团队在2002年的化学反应研究,有力证明了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争论不休的“Gillard机理”,被国际化学界认为是“关键突破”。
同时,陈小明和团队在国际较早开展配位聚合物和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是该领域国际上主要开拓者之一。其中,在国际上首次合成、报道了一种金属—咪唑微孔材料,因其优异的稳定性和性能,成为国际上研究最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之一,有望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中的分离、催化过程。
陈小明会长专心做科研
用心做研究,力推新材料
陈小明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和培养年轻学者上。如今,团队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张杰鹏、国家优青张伟雄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3年前的一次热分解实验,他和团队又找到了新的兴奋点和研究方向。
陈小明回忆道,当时实验出现了小的爆炸意外,他为了学生安全,建议立即停止实验,但学生却认为安全可控,对爆炸产生了浓厚兴趣,坚持进行实验研究。正是这次美丽的“意外”,他们合成出新型高效低成本含能材料分子型钙钛矿。不久前,《Science China Materials》刊发文章,介绍陈小明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披露分子型钙钛矿可作为一类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含能材料。
“科学研究就像人生选择一样,充满了意外,但也要眼界、有准备,才不会错过美丽的意外。”陈小明充满期待地说,火药是我们国家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现代炸药却是西方发明的。如果这种材料能够进行成果转化,最终实现应用,那将是我们自主发明的炸药,完全可以和西方最好的炸药相媲美,甚至威力更大。
对于他从事的研究,陈小明打了个比方:“就好比盖房子,要有柱子、砖头和钢筋,我现在就是用金属离子把有机分子粘起来,形成多种大小的孔道、空穴,就像是盖好的房子。这些孔道、空穴可以储存气体也可把气体分离,甚至可以作为微小的反应器。”陈小明举例说,氢气作为清洁能源面临很多应用困难,而通过他的研究方法,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在实验和生产中都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陈小明会长手拿配位聚合物模型
辞去行政职务,回归学术研究
陈小明1961年出生于广东揭阳,高中就读于揭阳第一中学,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1992年,陈小明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到母校中山大学工作。
陈小明主要从事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科研成绩。他先后主持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组建多个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推荐书中表示,陈小明教授在国际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中做出杰出成绩,已形成重要学术影响,他已成为相关领域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
除了科研成就,陈小明在育人方面也成绩斐然。他组织并培养出一支精干、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功能配合物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生学生。已毕业的44名博士生中,2人受聘教育部长江教授,6人获国家杰青基金,14人已在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任正教授职务。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于2007年首次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对广东的无机化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陈小明向学校请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一职。“当时,我已为学院师生服务10年了,又对行政事务兴趣不大,还是要回归学术研究,发挥专长。”
宁静致远,低调务实
在陈小明的简陋办公室里,墙上悬着一幅书法作品“宁静致远”。宁静致远、低调务实,这是师生们对他的印象。
自2013年担任广州市揭阳一中校友会会长以来,在校友们的印象中,陈小明是一位平易近人、积极开朗、低调务实的校友。校友会的重大事务,他百忙之中会抽空参与;他挤出时间,回母校一中开设讲座;对于秘书处工作,他总是热烈支持,并且非常关心秘书处师弟师妹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在跟校友们的欢聚中,会跟师弟师妹们亲切交谈,解疑答惑,丝毫没有端着架子,始终笑呵呵跟校友们打成一片。
陈小明会长为校友会揭牌
陈小明会长与秘书处工作人员合影
能有这样一位集成就与荣誉于一身的优秀校友,我们不禁感慨:厉害了,我们的一中校友!厉害了,我们的陈小明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