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第二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暨“分享•学习•共进”系列活动顺利开幕
2016年11月26日,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第二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暨“分享·学习·共进”系列活动开幕式——当前经济与投资热门主题论坛在广州外商大酒店3楼富丽宫顺利举行。当天下午寒风凛冽、阴雨连绵,恶劣的天气却抵挡不了一中人前来参加联谊会的热情。130多名校友齐聚一堂,以“当前经济与投资热门主题”展开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其乐融融。活动由校友会副会长、企业界校友联谊会召集人74届张锦喜校友主持,共有16名企业界校友受邀担任主题分享嘉宾。本次活动由秘书处全力筹备,由于活动形式新颖,受到校友们的一致好评。

第二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暨“分享•学习•共进”系列活动开幕式活动嘉宾和工作人员大合影
下午2:30,联谊会正式开始,由校友会副会长、企业界校友联谊会召集人74届张锦喜校友主持。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副会长、企业界校友联谊会召集人74届张锦喜校友主持活动
首先,执行会长57届谢少波校友致欢迎辞。他指出,此次活动既是本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的一个主题活动,以“当前经济和投资热门”为主题,围绕“四个如何”进行讨论探讨,又是联谊会的一个开幕式。他希望大家努力实践“分享·学习·共进”这个主题精神,秉诚信、积大德、成大业、遂大志,继续支持校友会公益,支持母校奖学助学、精准扶贫工作。谢少波执行会长表示,校友会的各项活动能活跃开展,离不开广大企业界校友的支持,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校友会工作一定会更有声、更有色!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执行会长57届谢少波校友致欢迎辞
首先,执行会长57届谢少波校友致欢迎辞。他指出,此次活动既是本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的一个主题活动,以“当前经济和投资热门”为主题,围绕“四个如何”进行讨论探讨,又是联谊会的一个开幕式。他希望大家努力实践“分享·学习·共进”这个主题精神,秉诚信、积大德、成大业、遂大志,继续支持校友会公益,支持母校奖学助学、精准扶贫工作。谢少波执行会长表示,校友会的各项活动能活跃开展,离不开广大企业界校友的支持,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校友会工作一定会更有声、更有色!

企业界校友代表、校友会副会长53届许小华校友发表讲话
随后,活动进入“当前经济和投资热门主题论坛”环节。
主题一: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
该主题论坛邀请了61届江少周、76届许超、76届杨子晖、81届林宏锋4位校友担任分享嘉宾。当前,全国各地房产过剩,房价一路高涨,广州一夜拍卖10块地使多人一夜无眠,深圳鸽笼屋挑动深圳市民神经,房价“一口价88万起”,如今甚至出现三四线城市房价高过一二线城市的现象。61届江少周校友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持续多年的房地产政策刺激了房价,房价一路走高,涨势越发迅猛。76届杨子晖校友和81届林宏锋校友则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导致中国房价一直上涨的一些原因。原因之一是货币超发,多余的货币要么待在股市,要么去往楼市。实体经济发展不理想,多数人转向发展房地产。另一原因为供需矛盾,一二线城市房子供不应求,而三四线城市房子供过于求,多地房子供需矛盾导致房价持续上涨。76届许超校友提及,当前经济环境下,站在银行的角度看,房地产业属于相对安全,能够有较高回报的行业,未来五到十年,一二线城市还是有空间。房价高低与否主要看自己需求。

论坛主题一分享现场
主题二:股权时代,我们如何看待投资与资产增值保值?
该主题邀请了67届林文娜、72届陈宝年、77届陈泓辰、83届胡浩渤4位校友担任分享嘉宾,为大家解答有关投资与资产增值保值的问题。当今社会,人民币一路贬值,对美元汇率持续增长,甚至有破7的势头。嘉宾们就股票和股权以及如何投资股权这一问题,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向大家作出详细的解答。77届陈泓辰校友向大家建议,如今投资应该注重新三板块的投资,新三板块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投资机会。67届林文娜校友生动形象地跟大家解释了股票与股权的区别,并提到,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限制带来的多余的资金流动不一定会流向股市,建议可以尝试投资股权,但应思考如何投资股权。72届陈宝年校友提出,大家可以借助政府平台,投资PPP项目。83届胡浩渤校友强调,投资需要有逻辑,不能无知投资,并建议大家应该把资金更多地投入未来的朝阳产业。

论坛主题二分享现场
主题三:如何解围实业经济困局?
该主题邀请了53届许小华、69届孙超、73届李海鸿、74届黄秋跃4位校友担任分享嘉宾。主持人提到,实体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但实体经济走到今天出现了一些问题、矛盾及困难,而产能过剩是实体经济陷于困局的主要原因。对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和解围实体经济困难这一问题,53届许小华校友指出,做企业需要有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气魄。当前经济大环境不好,做实业很困难,年轻人比较喜欢互联网和金融业,实体企业面临人才短缺,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我们能够生产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并保持销售渠道畅顺,那么 这个企业应该可以做强。因此,做好产品,做强企业,是实体经济的生存之道。只要我们能先根据自己的情况,预期正常,不浮澡、不焦虑,然后不断解决问题,不忘战略目标,坚持正确方向,就能够走出困境,走向世界,把事业做得更好。74届黄秋跃校友则为大家解释了何为产能过剩以及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69届孙超校友提到,做企业、做产品应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不要一味埋怨市场,心要保持常态。73届李海鸿校友跟大家解释了产能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产能过剩一定会导致产量过剩,而产量过剩不一定会导致产能过剩。大家不应该对实体经济太悲观,要看清楚自己的行业处在产业链哪个位置,要积累三品:“产品”、“人品”、“押品”。

论坛主题三分享现场
主题四:未来3-5年如何把握创业或就业趋势?
该主题邀请了60届林旭埜、66届陈晓华、74届陈伟江、79届吴自然4位校友担任嘉宾,就创新、创业和就业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60届林旭埜校友指出,创新有风险,创业要谨慎;创新需要耐心,但创业不容忍耐心;创新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创业。同时,他建议在创新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政府政策或资源。66届陈晓华校友提出,大家选择创业看似选择了利益之门,但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其实一直伴随着各种艰难、挑战。她提到创业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同时,陈晓华校友表示广州一中校友会是她创业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她也将为校友会贡献更多的资源。74届陈伟江校友提到,创新创业无处不在,是伴随着每个年代的新问题。好的实体经济应该顺应市场需求,合乎法规,合乎人的道德。嘉宾79届吴自然校友强调创业需要“势”、“道”、“术”,并强调创业需要坚持,大家需准备好“坚持”才能创业。

论坛主题四分享现场
大会总结
最后,校友会副会长、企业界校友联谊会召集人74届张锦喜校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本届联谊会的后续活动,并对此次大会进行总结。他强调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并指出企业界校友是广州校友会最核心的力量之一。一中的平台是一个温暖的平台,大家不能只是用感情去抱团,更应该是思维的交流的抱团、资源的抱团、信息和科技的抱团以及资金的抱团。在此基础下,广州校友会一定会做出更大的回馈和反响。每个人应该放低自己的小我,托大校友会的大我,只有大我在社会很有影响力时,每一个小我才能受益。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博得阵阵掌声。最后,张锦喜副会长对所有参与筹备、筹划联谊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台下认真做笔记的校友
背景由来
至此,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企业界校友联谊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一届联谊会是以“交流、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于2014年6月28日在广州珠岛宾馆顺利举行。企业界校友联谊会的举办,旨在以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为依托,搭建企业界校友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促进各方共同发展,增进校友企业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与第一届联谊会不同的是,本届联谊会活动将会以“分享•学习•共进”为主题,举办为期近半年的系列活动,包括《走进***的春天》亲临优秀校友企业参观考察、“自我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思维与方法论”分享会、新春投资茶会话、 一中创盟双创活动周,以及组织大家参与全国独树一帜的“教孵创投”闭环模式学习。欢迎校友们热情参与!

第二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暨“分享•学习•共进”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
背后的故事
常言,会务无小事,办好一场大会离不开每个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离不开每个会务细节的仔细推敲琢磨。同样,此次联谊会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付出,从提出思路到确定方案,到奔走宣传,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会务人员的无私奉献。
大会筹备前期,秘书处人员积极报名成为当天工作人员,三十几个人的工作群快速建成。从邀请嘉宾、宣传报名、签到引导,每一版块相关负责人兢兢业业,默契配合,提高了准备工作整体效率。大会前一天,秘书处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在相关活动群中为活动热场,并收集校友们感兴趣的话题,力求解决每一位来宾提出的问题。
当天,现场布场设计合理,采用一桌两边摆放两椅、齐齐朝向主持台的方式,既让来者方便交流,又使现场不会过于正式,让所有来宾都可以尽情享受这场企业界校友互相交流沟通、思想碰撞的盛宴。同时,秘书处工作人员还为来宾精心准备了自助水果,让来宾在休息的过程中还可以享用美味的水果。
第二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暨“分享•学习•共进”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布场情况

签到处的秘书处工作人员细心接待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第二届企业界校友联谊会暨“分享•学习•共进”系列活动开幕式完美落幕。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相关活动等着大家的参与。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此次联谊会后续活动,也希望通过本次企业界校友联谊会的持续开展,能为校友们搭建宽阔的交流平台,促进校友企业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特别感谢企业界校友以及各参会校友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74届张锦喜校友对本次活动的热心支持!(74届张锦喜校友在本次活动中持别捐赠3000元)期待今后的活动得到更多校友的支持!
(撰稿:92届肖岱芸、94届林枫炀;审稿:90届蔡洁璇、79届杨研书、74届张锦喜;审定:57届谢少波;摄影:92届林娃婷、90届刘万利;网络发布:93届林晓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