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友会微信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校友会动态 > 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追求有益于世的人生

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追求有益于世的人生

——江少周校友于母校272周年校庆回校讲座侧记

2015/12/18 | 发布人: jyyz | 查看: | 来源: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

a1fa07da30998ec2f39a4a84d1d9e766.jpg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只有树立起立身处世的根本,才能够在人生的种种境地游刃有余。而中学阶段,正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126日,61届校友、广东国知律师事务所主任、广州市润力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江少周,为一中学生开设“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追求有益于世的人生”主题讲座,以期培养一中学子正确的“三观”,树立人生的根本。


志存高远,做有益于世的人

江少周校友首先回顾了潮汕地区的历史,他发现,站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潮汕很少出现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在文学上、学术上,潮汕人也很少作出较大的成就。对比其他地区的教育,潮汕地区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地方。“绍兴一地,进士、状元的人数,就是广东进士、状元人数的好几倍。”遑论处于粤东的潮汕地区。

为何其他地区进士多,且多有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江少周特别举了长沙地区为例。岳麓书院是长沙古代著名书院,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曾国藩、左宗棠皆在岳麓书院就读过。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江少周分析,上联体现了岳麓书院具有大气的精神,下联具体说明岳麓书院向圣贤学习的志向。正是岳麓书院大气的精神、远大的志向,使得岳麓书院出现众多优秀校友,长沙一地人才辈出。

江少周校友认为,一个人如果立下了崇高的志向,他便能取得中等的成就,如果立下的是中等的志向,他便只能取得下等的成就。因而,他希望一中学子能够追求有益于世的人生,一中的教育目标,也不应仅止于培养大学生,更应该培养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读万卷书,做善于学习的人

学习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江少周校友认为,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会有前途。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学的能力,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他建议学生,一生中要阅读与先秦哲学和西方哲学有关的书籍,前者为中国最灿烂文化之结晶,后者能够提高人的思辨性。

江少周校友相信,一个人只要努力,具有良好的品德,学好智慧和知识,世人所追求的财富、地位、学术自然会随之而来。他跟在座的一中学子分享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那时候经常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出游,一边散步,一边口头考试、口头作文,使得他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结识了许多优秀校友的同时,也练就了文学功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最后,他表示自己走上社会后,90%以上的知识都是依靠自学,自学的方法,便是每天抽1-2小时的时间进行阅读。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更新速度也愈来愈快,因而对人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他希望一中学子能够“读万卷书”,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


知行合一,做勇于实践的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办万件事。”这是江少周校友反复教导学生的,“读万卷书”,即是提倡大家要善于学习,“行万里路,办万件事”,便是鼓励大家要学以致用,勤于实践。他特别提及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指出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便是懂道理不懂行为。只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才能够发挥知识的最大作用。因此,他既希望一中的师弟师妹们多读书,同时将其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转化为对行为有用、对工作有用、对事业有用的东西。

除此之外,江少周校友认为,成大事者必有非凡的毅力。他举了汪精卫的例子作为反面教材。“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多么富有气概的诗句,很难想象写出这首诗的人最后会成为汉奸。江少周分析,从这首诗看出汪精卫确实具有才气,具有志向,但是没有毅力,最后走上叛国的道路。因此,他希望学生培养毅力,认准的东西要不停地琢磨,琢磨以后便能成专精。

在讲座现场上,一中的同学们认真地听取江少周的教诲,在奋笔疾书的同时,不时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师弟师妹们纷纷向江少周校友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一位同学表示,“江少周校友的演讲,将会成为一盏明灯,照彻我们内心的困惑,指引我们前进!”。

 

(撰稿:92届郑楠;审稿:89届李俊杰;审定:84届杨淑芬;网络发布:90届蔡漫瑶)